[发明专利]一种车身喷淋湿度检测仪的检测电路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1684.2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王才峄;庄德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6 | 分类号: | G01N27/06;G01N27/60;G01M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喷淋 湿度 检测 电路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喷淋湿度检测仪,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喷淋湿度检测仪的检测电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按交通部行业标准JT/T198-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的规定,检测防雨密封性是15个关键项目之一。汽车装配厂商在汽车整车装配结束后都会对汽车进行车身喷淋实验,以此来检查车身的密封情况。在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其检查车身是否渗漏是在汽车经过喷淋后,通过相应的仪器在车身内部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汽车的渗漏情况。而在我们国内判断有无泄漏的依据往往是依靠人工用肉眼去观察。只有少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用国外成套的汽车喷淋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而国外的设备中往往有专门的湿度检测设备,这不仅使检测更加规范,也更加便捷,减少了由于人的主观性而造成的误判,使检测结果更具可信性和规范性。在国内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车身喷淋湿度检测的相关仪器。
在国内市面上常见的湿度检测仪,主要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种,产品的基本形式都为在基片涂覆感湿材料形成感湿膜。空气中的水蒸汽吸附于感湿材料后,元件的阻抗、介质常数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制成湿敏元件。这种湿度检测仪主要用于环境湿度的检测,并不适合用于汽车车身喷淋湿度检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根据具体环境进行调校的车身喷淋湿度检测仪的检测电路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身喷淋湿度检测仪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检测电路包括探针、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比较器U1B、比较器U1A及报警器;所述的探针包括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一探头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探头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的电容C1并联在电阻R2两端;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电源V1;所述的电容C2并联在电阻R3两端;所述的比较器U1B的输入正端连接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3之间,比较器U1B的输入负端与比较器U1B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1B的接地端接地,比较器U1B的VCC端与比较器U1A的VCC端连接;所述的比较器U1A的输入正端连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2之间,比较器U1A的输入负端与比较器U1B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U1A的接地端接地,比较器U1A的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比较器U1A的VCC端与电源V1连接。
所述的电阻R2为可变电阻。
所述的电阻R3为可变电阻。
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喷淋湿度检测仪的检测电路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为,在汽车经过喷淋后,用探针对汽车内部进行多点的接触式检测,当出现渗漏的情况时,报警器发出报警,进而告知用户此处发生了泄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该检测仪采用接触式检测方法,主要检测被检测表面的渗漏情况,而不是环境湿度,更适用于汽车车身喷淋检测的场合。
2、该检测仪电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低。
3、该检测仪调节,调校方便,可根据具体环境进行相应调节。
4、该检测仪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5、总之,该车身喷淋湿度检测仪检测电路是针对于车身喷淋湿度检测开发的,技术先进,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检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