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架走锚消能式拦阻船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1654.1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怀;陈徐均;陈云鹤;于群力;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广怀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架走锚消能式 拦阻 船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和其它重要结构物拦阻船舶的工程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桥梁防船舶撞击系统,主要有两类。
一类设置在桥墩上,利用防撞系统的变形,吸收船舶动能,延长撞出作用时间,从而降低船舶撞击力。此类防撞系统技术程度复杂,造价较高。一旦遭船舶碰撞,虽能保护桥桩的安全,但对船舶的保护作用不大,而且恢复费用较高。
另一类设置在非通航孔来船侧的一定距离外。如发明专利ZL200510095592.0和实用新型专利ZL200620025697.9、ZL201020138761.0、ZL201020697102.0所公开的防撞系统均由设置于海(水)底的重力块(锚)和水面的拦阻链(索或网)等组成。此类防撞系统,若采用钢质材料制作,其设置于的水面浮体(浮筒)和固定的锚链等易受海水腐蚀;若采用复合材料,因暴露在阳光下,其设置于水面的拦阻部件易老化。因此,此类防撞系统的使用期限相对较短,且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由于船撞桥为小概率事件,桥梁的设计使用期限通常大于50年,甚至达到100年,需要与之相应的防撞系统,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高架走锚消能式防撞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高于水面的拦阻索、重力锚和放置重力锚的平台构成防撞系统,或者利用高于水面的拦阻索和带有支腿的重力锚构成防撞系统。拦阻索的高度,高于船首和船尾的高度,低于船上结构物的高度。为了抬高拦阻索达到设计高度,可在重力锚顶部设置有一定高度的支架,也可增设辅助桩。当船舶撞击拦阻索时,船首(或船尾)将钻入拦阻索下方,带动该拦阻索和其两端的重力锚向桥位运动。在拦阻索的张力作用下,重力锚将走锚。走锚时重力锚能提供可靠的反力。重力锚走锚的距离越远,其消耗的动能越多。因此可根据设防船舶吨位、船速和流速、风速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防撞系统重力锚的大小和走锚距离,将防撞系统与船舶的相互作用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仅能拦阻船舶,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船舶的损失。为了防止因泥砂淤积导致重力锚被埋后阻力过大而无法走锚,将重力锚置于有一定高度的平台上,或在重力锚底部留有水流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桥位前拦阻船舶,又能减轻船舶的损失。由于拦阻索高出水面一定高度,不易受腐蚀,若采用钢质材料,采取与桥梁所用相应材料的相同防腐措施,就能达到与桥梁相一致的使用期限。将重力锚置于有一定高度的平台上或在重力锚底部留有水流通道,能避免重力锚被埋于淤泥中的不利情况出现,从而确保拦阻系统不会因泥砂淤积而失效。由于拦阻索高出水面一定高度,不对桥梁构威胁的小型船可其下自由航行,将避免将数量众多小船赶到通航孔而导致桥下船舶事故多发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利用实体墩放置重力锚时的立面图。
图2是本发明利用实体墩放置重力锚并设置辅助桩时的立面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高架平台放置重力锚时的立面图。
图4是本发明利用高架平台放置重力锚并设置辅助桩时的立面图。
图5是本发明采用高架重力锚(重力锚与高架平台合二为一)时的立面图。
图6是本发明采用高架重力锚并设置辅助桩时的立面图。
图中:1.拦阻索,2.重力锚,3.实体墩,4.高架平台,5.辅助桩,6.高架重力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广怀,未经吴广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