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发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1361.3 | 申请日: | 201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4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培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605 | 分类号: | A61K36/605;A61P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发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发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现代的高压快节奏生活的下,人们生活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生活不规律,造成健康问题,影响头发质量,常常造成发质差、干燥、易脱落等问题。
为了护理头发,防脱发,改善其光泽和强度,加强营养,开发了各种处理头发和头皮的生发配方和生发配方产品,但这些产品在成本、使用方便性、使用效果、生发配方合理性方面都有缺陷。并且市场也没有一种效果较好的内服用生发药,并且费用高,不是理想的产品。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580000122.X公开了一种生发剂,其成分包含三七、人参、首乌、当归、天麻、枸杞、川芎、黄芪等14味中药,在防脱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中药成分较为复杂,人参、天麻等中药成本较高。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中药组合物,用完全不同的中药成分到达更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脱生发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简单,防脱发效果好,成本较低,且配方更具针对性,配制方法也很容易掌握。
具体来说,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生发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成分:巨胜子30-50;丹参30-50;当归30-50;芍药18-30;桑椹子18-30;黑芝麻18-30。
霜桑叶: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本草纲目》)。
羊踯躅:主一切风血。煮之,亦浸酒(《本草拾遗》)。
透骨草:疗热毒。软坚。外用洗风湿、风气疼痛、毒疮(《东北药植志》)。
皂角:含皂角类成分的药物,能够清热化湿、祛除多余脂肪、通畅阻塞毛囊,对防脱发和乌发效果颇佳,不会刺激头皮。
侧柏叶: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本草衍义补遗》)。
骨碎补:含橙皮甙(hesperidin)、柑橘素(naringenin),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中国药典》)。
制备上述配方的方法为:取霜桑叶10-20、羊踯躅2-5、透骨草6-14、皂角2-5、侧柏叶25-35、骨碎补8-16;
将上述中药材洗净、烘干,并研磨成粉末;
放入容器,用75%的酒精浸泡,酒精没过容器为度,密封一周,备用。
上述配方的使用方法为:
用脱脂棉蘸取上述药酒,涂抹患处,每日3-4次,使用半个月后,脱发症状缓解,对溢脂性脱发效果尤为明显,继续使用2个月后,毛发新生,初见功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生发中药组合物,配方新、成本较低,无毒副作用,外用刺激毛囊,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生,使用效果好,无刺激、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最佳的生发配方组合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仅限于这些生发配方。
实施例1:
一种生发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成分:
霜桑叶10;
羊踯躅2;
透骨草6;
皂角2;
侧柏叶25;
骨碎补8。
制备上述配方的方法为:
取霜桑叶10;羊踯躅2;透骨草6;皂角2;侧柏叶25;骨碎补8;
将上述中药材洗净、烘干,并研磨成粉末;
放入容器,用75%的酒精浸泡,酒精没过容器为度,密封一周,备用。
实施例2:
一种生发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成分:
霜桑叶20;
羊踯躅5;
透骨草14;
皂角5;
侧柏叶35;
骨碎补16。
制备上述配方的方法为:
取霜桑叶20;羊踯躅5;透骨草14;皂角5;侧柏叶35;骨碎补16;
将上述中药材洗净、烘干,并研磨成粉末;
放入容器,用75%的酒精浸泡,酒精没过容器为度,密封一周,备用。
实施例3:
一种生发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成分:
霜桑叶15;
羊踯躅3;
透骨草10;
皂角3;
侧柏叶30;
骨碎补12。
制备上述配方的方法为:
取霜桑叶15;羊踯躅3;透骨草10;皂角3;侧柏叶30;骨碎补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射式LED反光杯
- 下一篇:新型空气搅拌微电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