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1312.X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正;张志勇;顾嫒娟;袁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顾嫒娟 |
主分类号: | C08L79/04 | 分类号: | C08L79/04;C08K9/04;C08K9/02;C08K7/00;C08K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氰酸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阻燃氰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它包括0.25~3份含磷杂菲结构碳纳米管和100份氰酸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氰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为:
(1)按质量比30:1~36:1,将浓度为60~75wt%的硝酸与碳纳米管混合,再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回流24~48小时,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稀释,抽滤,洗涤处理至中性,烘干后得到酸化后的碳纳米管;
(2)按质量比,将1份酸化后的碳纳米管与10~15份溶剂A混合,超声处理0.5~1小时后得到均匀的悬浮液;将20~30份环氧树脂分散在60份溶剂A中,加入0.01份催化剂三苯基磷,超声处理0.5~1小时后加入到上述悬浮液中,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反应12~36小时,再经洗涤,过滤,烘干后,得到环氧功能化的碳纳米管;所述的溶剂A为能溶解环氧树脂且沸点高于80℃的溶剂;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按质量比2:1~3:1,将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与环氧功能化的碳纳米管混合,得到混合物A;按质量比1:50~2:50,将催化剂三苯基磷加入到混合物A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B;再按质量比1:100~1:200,将混合物B至于溶剂B中,在温度为95~100℃的条件下,恒温搅拌8~12小时,反应结束后,抽滤,去除溶剂,得到含磷杂菲结构的碳纳米管;所述的溶剂B为甲醇,乙醇,丙醇,二甲基甲酰胺,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4)按重量计,将100份氰酸酯和0.25~3份含磷杂菲结构碳纳米管在80~1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阻燃氰酸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氰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A为正丙醇、二甲基甲酰胺,或它们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氰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燃氰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氰酸酯为单体结构中含有两个或多个氰酸酯官能团,经聚合形成具有交联网络的热固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阻燃氰酸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氰酸酯为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或它们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顾嫒娟,未经苏州大学;顾嫒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3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