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油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1214.6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佼佼;唐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5/00 | 分类号: | B62J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特别涉及摩托车上的油箱。
背景技术
油箱是摩托车盛装燃油的装置,安装在车头的后方。骑式车、越野车等车型的油箱其下端一般分为左右两个半体,在左半体前端的底部安装燃油总开关,由该燃油总开关控制油箱向发动机供油。由于左右两个半体的顶部连通,当油箱内的燃油液面低于左右半体顶部的连通处以后,左半体内的燃油能够顺利通过燃油总开关流出,但右半体内的燃油却无法流出,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这样会缩短摩托车一次加油的续驶里程。特别是在摩托车长期不使用的时候,需要将油箱内的燃油全部放出,此时必须将油箱从摩托车车体上拆下来,然后将油箱倾斜一定角度,使右半体内的剩余燃油流向左半体,再通过燃油总开关流出,之后再将油箱重新安装到车体上,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燃油得到有效利用、并且无需拆卸便能将燃油全部放尽的摩托车油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油箱,包括油箱体(1)、燃油总开关(2)和油管(3),其中油箱体(1)的下端分为对称设置的左半体(1a)和右半体(1b),在左半体(1a)前端的底部装有燃油总开关(2),所述左半体(1a)前端的底部与右半体(1b)前端的底部之间通过油管(3)连通。
本发明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利用一根油管将左右半体前端的底部连通。当油箱安装到摩托车车体上以后,左右半体之间的油管略高于燃油总开关,当油箱内的燃油液面低于左右半体顶部的连通处以后,右半体内的燃油会通过油管流向左半体,并由燃油总开关向外流出,并且增设连通油管后,左右半体内的燃油能够完全流尽,这样不仅保障了摩托车一次加油的续驶里程,而且在摩托车长期不使用的时候,无需再拆下油箱进行放油,有效消除了传统结构拆卸油箱放油的弊病。
在所述左、右半体前端的底部均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中装有燃油小开关(4),左、右半体上的两个燃油小开关(4)之间通过油管(3)连接。燃油小开关起控制连通油路通断的作用,当发生车祸或者连通油管被损坏后,可立即关闭燃油小开关,防止燃油外漏,以避免发生燃油燃烧或者爆炸,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燃油小开关及连通油管,1.能够在不拆卸油箱的前提下将燃油全部放尽;2.加长了摩托车一次加油的续驶里程;3. 能有效防止燃油外漏,避免发生燃油燃烧或者爆炸,提高了安全性。具有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安全性好、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旋转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由油箱体1、燃油总开关2、油管3和燃油小开关4构成。其中,油箱体1的下端开叉,分为对称设置的左半体1a和右半体1b,左、右半体1a、1b的顶部均与油箱体1的上部空间连通。在左半体1a前端底部的最低点处装有燃油总开关2,该燃油总开关2的后方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中装有燃油小开关4,该燃油小开关4靠近燃油总开关2。在所述右半体1b前端的底部也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中也装有燃油小开关4,左、右半体1a、1b上的燃油小开关4呈对称布置,并且左右两边的燃油小开关4之间通过油管3连接,左半体1a的内腔通过燃油小开关4及油管3与右半体1b的内腔连通。本发明中油箱体的造型以及其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从图1、图2、图3中可知,当油箱体1安装到摩托车车体上以后,左、右半体1a、1b之间的油管3略高于燃油总开关2,当油箱内的燃油液面低于左、右半体1a、1b顶部的连通处以后,右半体1b内的燃油会通过油管3流向左半体1a,并由燃油总开关4向外流出,并且增设连通油管后,左、右半体1a、1b内的燃油能够完全流尽。而在车祸或者油管3被损坏时,可立即关闭左右两边的燃油小开4关,以防止燃油外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1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