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低温脱水破乳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0930.2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忠;刘春平;付亚荣;李冬青;曹瑾;张风英;亢品;付丽霞;付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低温 脱水 乳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化学脱水处理剂,是一种原油低温脱水的生物低温脱水破乳剂。
背景技术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各油藏普遍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采出的原油含水量剧增。为了稳定原油生产,各种采油工艺和增产措施相继被应用,如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等,以提高最终采收率;导致采出液与常规采油措施相比性质变化很大,采出液乳化严重,乳化稳定性增强,油水分离困难。加热输送和原油处理能耗急剧增加。随着采出液量的不断增大,电化学两段式脱水工艺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脱水质量明显下降。同时,为了满足原油脱水的需要,给高含水原油加热消耗了大量的热能,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了降低原油生产过程中的热能损耗,油田大多采用不加热输送工艺和低温预脱水流程。立足于常温计量站加药,管道破乳,要求原油破乳剂在40~45℃温度下,即可对原油乳状液快速破乳。油水混合液经三相分离器预脱水后,将大部分水除去,含少量水的原油经加热进行下一步脱水处理,大大减少了原油输送和处理过程中的热能损耗。
虽然大庆、辽河、长庆、中原等油田的技术人员对原油低温破乳剂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也有成功的矿场应用范例。但是各油田的原油物性相差很大。各油田应用的低温破乳剂针对性很强。
白长琦等发表在2005年第3期河南石油杂志上的河南油田稠油产出液低温脱水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指出河南油田稠油开发产出液处理过程中,由于稠油粘度大、胶质含量高等特点,脱水难度大。提高脱水温度等方法,可以满足破乳脱水的要求,但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热能损失,同时给系统带来巨大的运行负荷,影响系统安全运行。新型低温破乳剂的研制应用,降低了原油脱水温度,提高了脱水效率,既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又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魏立新等发表在2009年第23期内蒙古石油化工杂志上的原油低温破乳剂的研究与应用综述一文在综述原油脱水意义及各种脱水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化学破乳脱水技术的优越性,重点针对我国油田开发中后期面临的采出液含水率上升、采出液乳化严重、乳化稳定性增强等实际生产问题,以及新的节能降耗形势需求带来温度降低后采出液破乳难度增加的技术难题,阐述了化学破乳剂的发展历程、低温破乳剂的研发现状及应用情况,认为低温破乳剂是今后的一种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辛迎春等发表在2006年第6期石油地质与工程杂志上的SLDE-01低温高效稠油破乳剂的研制及应用一文针对胜利孤东油田东四联稠油的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研制了SLDE-01油溶性低温高效稠油破乳荆。该药剂是以多胺、多元醇为起始剂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双嵌段聚醚的扩链产物。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SLDE-01破乳剂脱水速度快、油水界面齐、脱出污水清,能使东四联原油一段脱水温度降低10℃,脱水效果明显好于现场在用水溶性破乳剂,节约了能源,且降低了原油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低温脱水破乳剂,在脱水温度为40~45℃,加量在60~70mg/L时,原油脱后含水小于0.2%,污水含油小于100mg/L。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用于生物低温脱水破乳剂的原料及各组分重量比:
原料包括:
1、甘露糖-6-棒杆霉菌酸脂(工业品),易绍金主编,石油与环境微生物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240页。
性质: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盐性,可用于高温环境。
生产厂家:北京市捷博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2、α,α-D-海藻糖-6-棒杆霉菌酸脂(工业品),易绍金主编,石油与环境微生物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240页。
性质: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盐性,可用于高温环境。在水解条件下比较稳定,在0.1mol/L盐酸水溶液中70h后,仅有10%的糖脂被分解。在模拟地层水中60℃、70h,没有观察到降解现象。
生产厂家:北京市捷博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3、酚醛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别名:破乳剂ST14(工业品),黄洪周 主编 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474页;
用途:用于原油低温脱水、脱盐、降黏、防蜡、冷输等。
生产单位:荆州市石油化工总厂。
4、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多乙烯多胺醚,别名:破乳剂AE2010(工业品),黄洪周 主编 中国表面活性剂总览一书,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472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