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水泥占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0895.4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陶澄;何爱咏;蒋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M3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占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骨水泥占位器。
背景技术
因创伤、感染、肿瘤切除或先天性疾病等造成的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是骨科的难题,目前临床运用的方法有带血供的自体骨移植、Ilizarov技术以及同种异体骨移植,各自存在缺点,应用受到限制。
自体骨移植:带血管的自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愈合快而牢固,可根据受区的生物力学的需要重新塑形,治疗骨不连治愈率较高,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大段骨缺损的金标准。目前认为带血供的腓骨移植是修复节段性长骨缺损最有效的方法。自体骨移植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利因素:1)自体骨移植来源有限,尤其是在伴有较大的骨缺损或者缺损形态不规则的时候,自体骨移植很难提供充足及合适的骨;2)自体骨移植还可能带来很多并发症,如伤口感染、术后供骨区持续疼痛及伤口处血肿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腓骨移植后供区并发症为20%,再骨折率为13%。腓骨移植后的塑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自体骨移植治疗的广泛使用。
Ilizarov技术:Ilizarov技术可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长骨大段缺损。lizarov治疗骨缺损有两种基本形式:骨转位术(bone trans-port)和加压-牵拉术(compression-distraction)。在骨转位手术中,用外固定架维持肢体长度,修整骨缺损断端,干骺端截骨,将截取的骨节段以1mm/d的速度移动,逐渐将正常骨转位至缺损区,在修复骨缺损的同时恢复肢体的长度与结构。加压-牵拉是对骨缺损合并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将缺损远近端修整后直接缩短加压,然后选择骨缺损上或下的较长骨段的干骺端进行皮质截骨延长肢体。Ilizarov技术可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长骨大段缺损,但需要经过正规培训与相当数量病例的临床实践,才能在不同情况下规范应用。常见的并发症有:针道感染、延迟愈合、肌肉挛缩、关节僵直、神经血管损伤和心理问题。
同种异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具有正常的骨质强度,形态大小不受限,来源丰富等优点,是替代自体骨移植的良好材料,目前主要用于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骼缺损的修复。异体骨移植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关节僵硬、植入骨骨折以及骨不连。异体骨植入后有可能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有传播肝炎、HIV等疾病的危险。同种异体骨移植多用于修复肿瘤切除所致的缺损,其并发症及失败率较高。
骨水泥制作骨水泥占位器既能填充在骨缺损区,防止临近软组织侵入到缺损区,又能在周围形成纤维膜,确保了再生骨的形状和轮廓。因此采用骨水泥作为填充体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但是将骨水泥移植到机体内部后其周围再血管化缓慢,纤维膜的生成所需时间和质量都较差,不利于二期植骨手术后骨的再生成,因此治疗大段骨缺损过程中植入骨水泥占位器后如何通过局部给予药物和各种生长因子,以促进占位器周围快速生成血运良好,同时具有成骨能力的人工骨膜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将骨水泥占位器植入骨缺损区,通过留在体外的管道,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给予不同药物,药物经过占位器内的管道系统,散布到骨缺损区周围,从而提高疗效的一种骨水泥占位器。
一种骨水泥占位器,包括与断骨的断面、形状和直径一致的占位器,所述占位器内整合有输药管道,所述输药管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占位器外作为滞留的进药口,另一端与所述占位器上与外界连通的多个排液孔连通。
本发明中,所述输药管道包括主管道、进药滞留管道、出液管道和连接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两端封闭设置在所述占位器内,所述主管道上连接有至少一根所述进药滞留管道,所述进药滞留管道一端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另一端为滞留端置于患者体外,多个所述出液管道设置在所述占位器内紧贴所述占位器的内壁,所述出液管道上设有与外界连通并且与所述排液孔对应的出液孔,所述出液管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本发明中,所述占位器采用骨水泥制作。
本发明中,所述输药管道采用医用管道。
本发明中,所述进药滞留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为连接所述出液管道和所述主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