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细旦纺丝的丝束缓冷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0663.9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显康;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衣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88 | 分类号: | D01D5/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丝 丝束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细旦纺丝的丝束缓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细旦丝是指单丝纤度在1.0~0.5dpf的纤维,单丝纤度在0.5~0.1dpf的纤维称为超细旦纤维,单丝纤度低于0.1dpf的纤维称为微细旦纤维。细旦纤维生产一般采用单组份纺丝方法,超细旦纤维生产一般采用单组份纺丝方法或者共轭纺丝方法,而微细旦纤维一般采用共轭纺丝方法,其广泛用于桃皮绒、鹿皮绒、高密防水防钻绒面料、高感性仿真丝稠、高档针织时装及内衣、高性能擦拭布、医用防护、超洁静工作服以及直接用于功能吸附材料、过滤材料、保湿材料等。无论是锦涤复合纤维还是海岛纤维等共轭纤维他们在后整理过程中都存在复杂的开纤问题,开纤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而单组分超细旦纤维由于自身就是超细旦纤维,不存在开纤问题,因此后整理阶段比较简单,较共轭纤维可以降低后整理成本。
但实际生产中细旦纺丝线,由于喷丝孔径小,单丝的直径非常小,对纺丝条件稳定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拉伸取向的时候,希望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而常规的细旦纺丝线,丝束从喷丝板出来后,即被侧吹风冷却,拉伸张力大,容易导致单丝断头,造成消耗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细旦纺丝的丝束缓冷却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细旦纺丝的丝束缓冷却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冷却装置包括与纺丝箱体相连接的喷丝板、用于进一步加工丝束的上油装置以及卷取装置,其中喷丝板的下端设有出丝口,所述的冷却装置还包括与出丝口相连接的纺丝加热套筒,该纺丝加热套筒的筒径与喷丝板的出丝口的口径相同,同时纺丝加热套筒可通电加热,且纺丝加热套筒的长度5cm,该丝束缓冷却方法如下:(a)、将纺丝加热筒安装在喷丝板的出丝口,让丝束经过纺丝加热筒;(b)、将步骤(a)中的纺丝加热筒进行通电加热,确保从出丝口喷出的丝束温度差变化小,逐渐至常温,从而实现丝束缓冷却的作用。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丝束缓冷却装置,在纺丝加热套筒下减缓了丝束的冷却速度,能有效达到减少断头的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丝束缓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纺丝箱体;2、喷丝板;20、出丝口;3、丝束;4、上油装置;5、卷取装置;6、纺丝加热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细旦纺丝的丝束缓冷却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冷却装置包括与纺丝箱体1相连接的喷丝板2、用于进一步加工丝束3的上油装置4以及卷取装置5,其中喷丝板2的下端设有出丝口20,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与出丝口20相连接的纺丝加热套筒6,该纺丝加热套筒6的筒径与喷丝板2的出丝口20的口径相同,同时纺丝加热套筒6可通电加热,且纺丝加热套筒6的长度5cm,该丝束3缓冷却方法如下:(a)、将纺丝加热筒6安装在喷丝板2的出丝口20,让丝束3经过纺丝加热筒6;(b)、将步骤(a)中的纺丝加热筒6进行通电加热,确保从出丝口20喷出的丝束3温度差变化小,逐渐至常温,从而实现丝束缓冷却的作用。
本实施中在纺丝加热套筒下减缓了丝束的冷却速度,能有效达到减少断头的效果,使用前断头次数为3~5次/班,使用后断头次数为0~1次/班,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衣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衣维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纳多咀尖热流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细旦纺丝的丝束缓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