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风动涡轮潜水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0477.5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 |
主分类号: | F04D13/04 | 分类号: | F04D13/04;F04D29/5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风动 涡轮 潜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动水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动高效的风动涡轮潜水泵。
背景技术
矿用风动潜水泵是一种安全、高效、维修方便的新型排水机具,主要适用于 矿山开拓、掘井巷道、竖井及化工、油轮等恶劣工况现场。
叶轮是风动涡轮潜水泵的重要部件,涡轮的转动带动转子的转动进一步驱 动叶轮旋转,从而实现进水和排水。叶轮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 散发不出去,会影响叶轮进一步的高速旋转,从而影响了排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风动涡轮潜水泵,在泵轴上靠 近叶轮的一端连接有散热保护器,能够及时排散叶轮高速旋转散发的热量,提 高了叶轮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风动 涡轮潜水泵,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涡轮、支撑涡轮的泵轴、与涡轮同 轴设置的转子和叶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叶轮设置在泵 轴底部,所述泵轴上靠近叶轮的一端连接有散热保护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涡轮包括基体和叶片,所述基体和叶片 一体成形。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内部设置有一冷却液腔,所述冷却 液腔内连接有液流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腔的内壁上设置凸台,所述液流 管与凸台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紧凑,泵轴上靠近叶轮的一端连接有散 热保护器,能够及时地排散叶轮由于高速旋转散发的热量,提高了叶轮的工作 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效风动涡轮水泵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高效风动涡轮水泵涡轮的基体内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壳体,2、涡轮,21、基体,22、叶片,3、 泵轴,4、转子,5、叶轮,6、进风口,7、排风口,8、散热保护器,9、 冷却液腔,10、液流管,1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 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 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高效风动涡轮潜水泵,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涡轮2、支撑 涡轮2的泵轴3、与涡轮3同轴设置的转子4和叶轮5,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 风口6和排风口7。
所述叶轮5设置在泵轴3底部,所述泵轴3上靠近叶轮5的一端连接有散 热保护器8,能够及时地排散叶轮5由于高速旋转散发的热量,提高了叶轮5的 工作效率。
所述涡轮2包括基体21和叶片22,为了使得涡轮2能够平稳地转动,本发 明优选基体21和叶片22一体成形。
所述基体21内部设置有一冷却液腔9,所述冷却液腔9内连接有液流管10; 所述冷却液腔9的内壁上设置凸台11,所述液流管10与凸台11固定连接。液 流管10通入冷却液,对涡轮2的基体21内壁冲击冷却,进一步使涡轮2冷却, 提高了涡轮2的旋转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用时,将液流管10插入基体21的冷却液腔9内部,与凸台11连接,液 流管10的安装边与基体21的上端面连接。
工作时,冷却液进入液流管10,对基体21的冷却液腔9内壁冲击冷却,随 后冷却液通过液流管10与冷却液腔9内壁之间的间隙,最后从冷却液腔9的出 口流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泵轴3上靠近叶轮5的一端连接有散热保护器8, 能够及时地排散叶轮5由于高速旋转散发的热量,提高了叶轮5的工作效率; 在涡轮2的基体21内部设置有一冷却液腔9,能够实现对涡轮2的及时冷却, 进一步提高了涡轮2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 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 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未经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