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光谱测定苦参提取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0032.7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3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瞿海斌;程翼宇;黄红霞;陈晨;王旭文;李安平;郝润才;菅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71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光谱 测定 苦参 提取 过程 多种 成分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生产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以近红外光谱测定成分含量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苦参提取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苦参,别名苦骨、川参、草槐、地槐等,为豆科植物槐属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lt)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作用。苦参的化学成分中含多种生物碱,主要包括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等。近年来发现苦参生物碱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抗病毒、抗炎、免疫及抗肿瘤等方面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和应用前途。同时有文献报道这些生物碱不稳定,有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而影响含苦参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苦参的提取主要是要尽量提高其生物碱的转移率,实验室可采用醇提法、氨水-氯仿法、树脂法等多种方法,而工业生产中直接采用水提或醇提方法。目前对苦参药材提取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测定多采用传统的重量法、酸碱滴定法、酸性染料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但这些方法操作繁琐、耗时、准确性不高,远远不能满足对苦参制剂生产过程进行多种成分含量快速测定与监控的要求。
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可见光与中红外光谱之间的一段谱区,波长范围780nm-2526nm(12820cm-1-3958cm-1)。该段光谱区主要是含氢基团(C-H、N-H、O-H)的倍频与合频吸收。与其他光谱技术相比,近红外光谱具有吸收弱的特点,因此,使得样品不需要稀释等预处理,就可直接进行分析。该技术近年来随化学计量学而发展迅速,在石油化工、食品、药物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这为我们将该技术用于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多种成分实时分析和监控成为一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苦参提取过程缺少有效的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提供一种近红外光谱测定苦参提取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以有效满足苦参制剂生产过程中多种成分含量快速测定的需求,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建立校正模型,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苦参提取液作为校正样本集,以传统分析方法测得提取液中多种成分的含量作为参考值,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得到校正样本集相应的近红外光谱图,选择合适的光谱波段和预处理方法,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被测样品中多种成分含量与特征光谱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2)校正模型外部验证:取已知多种成分含量的苦参提取液,在步骤(1)相同条件下测定其近红外吸收光谱,根据步骤(1)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样品中多种成分的含量预测值,并与已知含量进行比较,预测值的标准误差均值低于20%;
(3)校正模型的应用:按同样方法扫描得到待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选用同样的光谱波段和预处理方法,将特征光谱信息输入步骤(1)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预测出苦参提取液中多种成分的含量。
其中,所述苦参提取液中多种成分含量包括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以及含固量。
同时,校正样本集在采集光谱前需要先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将样品以四层滤纸过滤,于1000-1200rmp离心5-15min,取上清液进行光谱采集和含量测定。
本发明中,校正样本集中多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别是:
(1)采用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含量:
HPLC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以含10mol/L戊烷磺酸钠的0.04wt%磷酸水溶液为水相A,乙腈溶液为有机相B,梯度洗脱步骤:0-34min为3.0%A相,35-50min为3.0%-7.0%A相,51-60min为7.0%-10%A相,60-70min为10%A相,70-71min为10%-50%A相;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
(2)采用烘烤法测定含固量:
精密量取一定体积的样品于干燥至恒重的玻璃称量瓶中,置干烤箱中,于105℃烘至恒重。
光谱的采集方式及采集条件:采用透反射法采集近红外光谱,采集光谱相关参数:分辨率8cm-1,扫描次数64次,增益4×,扫描光谱波长范围4000-10000cm-1。
所述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包括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则变换、微分和平滑及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