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模具的定位保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9985.1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戚永幸;上田雄史;陈有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涂志刚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定位 保险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模具技术领域,涉及塑胶模具中的一种抽芯锁定装置的新设计,其作用在於以低成本的机构设计,来取代以往昂贵而复杂的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定位保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的抽芯动作以液压缸带动的时候,必需要以足够的液压力以抵消塑胶的注塑压力,在液压力不足的时候,抽芯会后退,在产品表面形成毛边,甚至多胶。如图8所示,抽芯16,压力缸轴17,模板18,液压缸通过压力缸轴17直接与抽芯16连接,在处理直线液压抽芯动作的时候,现有技术是以下方式防止抽芯后退:
1) 以足够大的液压缸对应。然而在受力面积较大的时候,模具无法装设巨大液压缸;
2) 以斜角转换方式运动以放大推力。同样需要有足够空间容纳设施;
3) 以附加抽芯锁,但必需要额外装置及动力。也同样需要有足够空间容纳设施;
因此,现有技术在解决所述问题的时候,设备投资昂贵而且机构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芯锁定装置的新设计,以达到阻止抽芯后退时,抽芯定位稳定的注塑模具的定位保险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锁位座,锁轴,锁套,驱动头,所述的锁位座设有模板固定连接的连接件,锁位座的内座套管与模板内的抽芯套管同轴同径,锁轴的一端设有与抽芯连接的接头,锁轴及抽芯与锁位座的内座套管及模板内的抽芯套管滑动连接;锁位座的外端座套中轴对称设有三个以上的套壁孔,各套壁孔内分别设有钢珠,锁轴的另一端在径向上设有一圈环形定位凹槽与所述的套壁孔对应,钢珠与套壁孔和定位凹槽限位连接,锁轴的外端与拉杆螺栓连接,锁轴的外端与拉杆螺栓的限位止口之间为限位槽,拉扯杆与拉杆螺栓的限位止口限位连接,拉扯杆的一端与驱动头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头内端面与拉杆螺栓的外端面限位连接,锁套的一端与驱动头滑动连接并与驱动止口限位连接,所述的锁套的该端轴向通过弹簧与驱动头的另一端止口连接,锁套的另一端设有套口,锁套的内套管与锁位座的外座套管位置对应形成套入连接,钢珠与定位凹槽限位连接时,锁套套住钢珠并与钢珠限位连接,驱动头的外端设有与压力缸轴连接的接头。
优选:所述的拉扯杆在锁轴的外端与限位止口之间的限位槽中的滑动移动距离等于驱动头内端面与拉杆螺栓的外端面之间的移动距离;锁轴的外端与限位止口之间的限位槽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拉扯杆的杆端面与拉杆螺栓的限位止口之间的最大距离;钢珠与定位凹槽限位连接、和锁套与钢珠限位连接、及锁套与驱动止口限位连接时,锁套的锁套口的端面与钢珠的接触点的最大距离大于或等于钢珠的直径,小于驱动头内端面与拉杆螺栓的外端面之间的移动距离。
所述的锁轴的外端与拉杆螺栓的限位止口之间的限位槽与拉扯杆的杆口滑动连接,拉扯杆的杆口内端面与拉杆螺栓的限位止口限位连接,拉扯杆的一端与驱动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口为驱动止口。
所述的拉杆螺栓通过介子与拉扯杆连接,拉杆螺栓与介子固定连接,所述的锁轴的外端与拉杆螺栓的限位止口之间的限位槽为介子的外壁,介子的外壁与拉扯杆的套口滑动连接,介子设有限位止口。
所述的锁位座设有模板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为锁座及连接螺孔,所述的锁位座通过固定螺杆与模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通过采用抽芯锁定装置的新设计,液压缸并非直接与接抽芯连接,而是通过止退锁偶合连动抽芯组成的注塑模具的定位保险装置连接,从而实现一个行程两个动作,推入抽芯的同时自动锁上止退锁,拉出抽芯时先打开锁套。以达到阻止抽芯后退时,抽芯定位稳定,保险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的合模后至开模前抽芯被锁位限制后退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的开模前抽芯启动锁位先被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1的锁位打开后抽芯可自由后退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1的开模后抽芯复位前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1的抽芯复位开始锁位被阻止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1的抽芯复位闭合后锁位自动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传统设计抽芯直接连结液压缸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9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残损变形青铜器多角度定位修复整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