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使用其制造的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29554.5 | 申请日: | 201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辛明晔;金银河;梁在德;俞龙植;赵国杓;崔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G02F1/13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万青;王珍仙 |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使用 制造 液晶显示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取向剂、使用其制造的液晶取向膜和包括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包括液晶取向膜,且液晶取向膜主要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该液晶取向膜在液晶分子取向中起到定向器的作用。当液晶分子在电场的影响下移动来显示图像时,液晶取向膜使液晶分子按照预定方向取向。通常,为了对LCD提供均匀亮度和高对比度,需要使液晶分子均匀取向。
使液晶取向的常规方法包括在诸如玻璃等材料制成的基板上涂布诸如聚酰亚胺等聚合物膜,且使用诸如尼龙或聚酯等纤维按某一方向摩擦基板表面。然而,由于在用纤维摩擦聚合物膜时可能产生微尘或静电放电(ESD),所以摩擦法在制造液晶面板时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
为了解决摩擦法的问题,近来已研究了通过在聚合物膜上照射光使液晶分子取向的光辐射法以降低聚合物膜的各向异性。
已提议将具有诸如偶氮苯、香豆素、查耳酮和肉桂酸酯等光官能团的聚合物作为光取向法用的聚合物膜材料。这些聚合物在被偏振光照射下各向异性地光异构化或光交联化,从而对表面提供各向异性,以使其能够诱导液晶分子按某一方向取向。此外,制造包含光官能团的二胺的工艺太复杂而不能节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以低能量进行光取向的液晶取向剂,所述液晶取向剂提供优异的纹理、优异的垂直取向性能、耐化学品性、稳定的液晶取向性能、液晶易滴下性、对基板优异的附着性、光电特性、对余像优异的可靠性,并显示出优异的加工性纹理。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使用所述液晶取向剂制造的液晶取向膜。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所述液晶取向剂包括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由包括由以下化学通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胺酸、包括由以下化学通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亚胺、和它们的组合中。
在化学通式1和2中,
X1和X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由脂环族酸二酐和芳族酸二酐衍生的四价有机基团,
Y1和Y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为由二胺衍生的二价有机基团,其中所述二胺包括35至90mol%的由以下化学通式3表示的二胺、5至20mol%的由以下化学通式4表示的二胺,和5至45mol%的由以下化学通式5表示的二胺。
在化学通式3中,
R1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亚烷基、至少一个-CH2-基团独立地被-CO-、-CO-O-、-NW-、-NWCO-、-CO-NW-或-CH=CH-取代的C1~C30亚烷基,其中W为氢或C1~C10烷基,条件是R1中的O在R1内不形成-O-O-连接且也不与R1相邻的O形成-O-O-连接,
R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脂族有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脂环族有机基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有机基团,
Q1、Q2和Q3各自独立地为氢或卤素,
n1为0至3的整数,且
n2为0至3的整数。
在化学通式4中,
R7各自独立地为单键、O、COO、NHCO或CONH,
n4为0至3的整数,
n3为0至3的整数,
n7为0至2的整数,
R8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或者包含-O-、-COO-、-CONH-、-OCO-或它们的组合的C1~C30烷基,包含-O-、-COO-、-CONH-、-OCO-或它们的组合的C6~C30芳基,和包含-O-、-COO-、-CONH-、-OCO-或它们的组合的C2~C30杂芳基,且
R9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脂族有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脂环族有机基团、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有机基团。
在化学通式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毛织株式会社,未经第一毛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9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