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车提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8267.2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钟知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00 | 分类号: | B62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永***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婴儿车上,在婴儿车收合后能方便搬运及携带的婴儿车提把装置。
背景技术
婴儿车在车架构造的设计上,为了满足消费者所需实用性及携带的方便性,所述儿童推车一般都会设计成可收合的型态,使得在使用状态时可以张开成婴儿车的型态,而不使用时则可以收合以方便收藏或携带。
但是,现有婴儿车在收合后体积仍然较大,当婴儿车收合后,使用者在搬运时只能握持车身支架、车手或者餐盘边缘等位置,使得使用者手部极不舒适,携带极不方便。
因此,需要一种能方便搬运及携带的婴儿车提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婴儿车上,在婴儿车收合后能方便搬运及携带的婴儿车提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婴儿车提把装置,包括连接带及扣钩,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婴儿车的背部任一横向杆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扣钩连接,所述婴儿车收合时,所述扣钩扣合于所述婴儿车的餐盘。
较佳地,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婴儿车的背靠支撑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扣钩包括钩体及连接部,所述钩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所述连接部呈扁平结构且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带穿过所述通孔与自身固定。所述钩体用于钩住所述餐盘边缘,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钩体与所述连接带连接在一起。具体地,所述通孔为腰形孔。由于所述连接带呈条形扁平状结构,将所述通孔设计成腰形孔可在所述连接带穿过时适应所述连接带的形状,防止连接带产生折皱,影响手提时的舒适感。
具体地,所述婴儿车提把装置还包括提把,所述提把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提把上表面的两端设有阻挡部,所述连接带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提把内表面与所述阻挡部之间的容置槽中,所述钩体随所述连接带滑动到所述提把的一端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连接部抵触。在人提起所述婴儿车时所述提把可以使手部更加舒适。所述阻挡部一方面可以限制所述连接带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另一方面可以阻挡所述连接部,从而防止所述连接带脱离所述提把。
更具体地,所述婴儿车的背靠支撑的侧面上设有口袋,所述口袋处于所述连接带与所述背靠支撑的连接处的下方,不使用时,所述连接带、扣钩及提把置于所述口袋内。当所述婴儿车打开时,所述婴儿车提把装置不需要使用,然而,因为所述连接带长度较长,不使用时会左右摆动,所述扣钩容置钩住其他地方而造成意外,因此,设置所述口袋将所述连接带、扣钩及提把收容于内部既可防止意外的发生又能使整辆婴儿车更加美观大方。
本发明婴儿车提把装置通过设置所述连接带及扣钩,并将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所述婴儿车的背靠支撑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扣钩固定连接,当所述婴儿车收合时,利用所述扣钩扣合于所述婴儿车的背部任一横向杆件上,使所述连接带及扣钩组成一可供人手握提的区域,方便使用者搬运,搬运时结合婴儿车本身的后轮,只需要手握所述连接带然后拖动即可带动所述婴儿车运动,携带非常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婴儿车提把装置安装于婴儿车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婴儿车提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婴儿车提把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婴儿车提把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82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