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品添加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27216.8 | 申请日: | 201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59/02 | 分类号: | C10M159/02;C10L10/08;C10L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品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剂,尤指用于添加于机油中的油品添加剂。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引擎运转中,活塞会在汽缸内不断地往复运作,一般机油除了让引擎各部位的零件有润滑效果外,还能填补汽缸与活塞接触的金属表面的不平整,在接触的金属表面能产生一层油膜,以防止活塞在运转时与汽缸直接接触,除了能减少摩擦及磨损,还能让活塞在运作的同时,能与汽缸保持密封,以防止压缩及爆发时的气体会泄漏,进而能提升马力。
然而,引擎在长时间的运转之后,引擎会逐渐堆积燃烧后所留下的杂质,如积碳,其杂质会附着在活塞与汽缸的接触面,而让活塞在运作的过程中刮伤汽缸,使得汽缸与活塞的间隙变大,而让润滑用的机油失去油膜的效果,使活塞与汽缸无法完全密封,除了直接影响到引擎运作的效能外,还会让机油流入燃烧室内,随着汽油一起燃烧掉,而逐渐地将机油消耗掉,此时,如没有检查机油的含量,在机件缺少机油润滑后,容易造成机件磨损,且运转的声音会变大;再者,引擎积碳所衍生的燃烧不完全,会导致车辆排出的一氧化碳含量增加,进而造成环境污染。
当然上述问题坊间也有提出引擎用的油精,藉此达到引擎活化、马力提升的解决方案,然而,市售的油精皆是以化学成份为主,通过化学的强酸、强碱特性,腐蚀附着在引擎内部的油泥,容易造成引擎内部构件的腐蚀、橡胶油封失去弹性等问题,该问题会导致引擎的汽缸与活塞的密合度不足,造成引擎的运作效能降低,严重者更会缩短引擎寿命,甚至最为消费者所垢病,莫过于市售化学合成油精,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乃属相当不实用、不环保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油品添加剂,能够减少汽缸内的积碳,让引擎能保持在稳定运作。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车辆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植物性天然环保油品添加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品添加剂,是用界于摄氏18℃至40℃的低温萃取方式,将香蕉芯材料萃取出含有铝、钙、铁、钾、镁、钠、磷、硅及锌等离子元素的液体物质,藉此使本发明的油品添加剂,若添加在引擎中与机油混合时,可以在引擎的活塞作动时撞击添加剂中的离子元素,单一离子元素受撞击震动而分化成复数个极细微的纯天然矿物离子元素,以大幅增加分子化的离子元素与引擎表面的接触面积,即可获得有效分解引擎内部的油泥、积碳目的,同时附着在活塞壁面的离子元素,经活塞高温、高压作用下,会形成一能量力场,藉此使燃烧室的汽(柴)油雾化,雾化则可确保引擎燃烧更完全,自然能使车辆大幅降低一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而符合环保、绿能的诉求。
再者,通过该添加剂为纯天然植物提炼而成,属完全无污染的非石化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完全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腐蚀引擎构件或橡胶油封,藉此使引擎的汽缸与活塞都能保持完整的气密状态,让引擎运转维持在最佳运转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本发明的油品添加剂,是用低温萃取的方式从植物根、茎或枝干所取出的液体物质,较佳者,以植物中的香蕉芯萃取的液体物质效果最佳,本实施例则仅以香蕉芯为结构叙述。
关于上述的低温萃取温度,需介于摄氏18℃至40℃之间,最能不破坏萃取出的液体物质(所含活性离子元素的物理特性),该液体添加剂主要成分,发明人也送检SGS验证单位进行检测(如表1所示),由表1中可清楚得知本发明的添加剂中富含铝、钙、铁、钾、镁、钠、磷、硅及锌等九种纯天然活性离子元素。且本发明的油品添加剂的出品成分安全性分析资料进一步佐证了本发明的油品添加剂,完全无任何的有害金属物质,属纯天然油品添加剂。
表1
备注:MDL=Method Detection Limit(方法侦测极限)
发明人更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添加剂内的液体物质所含的活性离子元素,若添加在引擎时会附着在活塞与汽缸之间,并经活塞不断地运作摩擦过程中,会因活塞高温、高压撞击效应,使得单一离子元素被震动而切割出复数个极细微(奈米级)的分子团,离子元素被撞击形成细微分子团,相较于未经切割的单一离子元素而言,在容积不变情况下细微分子团的离子元素的截面积自然增加,所以,复数个细微分子化离子元素逐一并频繁接触引擎表面,得将附着在引擎表面的杂质(如油泥、积碳)有效且快速的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7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