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6337.0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4 tsi 歧管 工艺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业进气歧管设计及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方法中,脱模温度为137度,冷却时间为26s。此工艺的缺点是产品脱模温度低,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浪费能源及人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能使产品的脱模温度接近材料使用的上限温度,从而得到最优的产品生产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采用的材料是PA6+30%GF塑胶粒子,所述方法步骤为:
A)确定材料的最高脱模温度;
B)在产品用原工艺运转温度后,测量产品的表面温度;
C)不断减少冷却时间,测量此时产品表面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中需要从材料供应商处得到所用原料的最高脱模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中需要用到红外线感温枪来测试产品刚生产出来的表面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C中需记录所测试的温度,并和最高脱模温度比较,直至产品温度接近最高脱模温度。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产品的脱模温度接近最高脱模温度,产品的尺寸稳定性提高。
2、经济性,产品的生产周期变快13秒,原来总周期为46秒,改进后变为33秒,产能提高了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采用的材料是PA6+30%GF塑胶粒子,所述方法步骤为:确定材料的最高脱模温度,所述最高脱模温度从材料供应商处得到;在产品用原工艺运转温度后,测量产品的表面温度,所述步骤B中需要用到红外线感温枪来测试产品刚生产出来的表面温度;不断减少冷却时间,测量此时产品表面温度,需记录所测试的温度,并和最高脱模温度比较,直至产品温度接近最高脱模温度。
本发明所述1.4TSI进气歧管下盖的工艺改进方法的冷却时间确认表如下表所示:
冷却时间确认表
Material Name/材料DSM PA6+GF30
HDT Temperature/最
高脱模温度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劳士领汽车配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6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变箱体
- 下一篇:基于无线供电的测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