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声器管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25803.3 | 申请日: | 2011-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清;彭保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长江环保汽摩消声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 地址: | 212323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器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摩托车排气管装置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其中的消声器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的消声器管制造时,先通过冲裁方式冲切出一块矩形的板件,然后将该板件在卷圆机上进行卷圆加工,卷圆后形成侧面带有接缝的管件,然后再对管件侧面的接缝进行焊接,焊接时,采用钨极惰性气体焊机进行焊接,该焊接后再进行后续的加工,以制成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的消声器。由于管件在卷圆后,其边缘是平整的,这带来三方面的问题,其一,在进行焊接时,管件难以准确进行周向定位,现有技术中只能以目测方式进行定位,焊接位置的准确性差,导致管件在使用中易于开裂;其二,由于管件较薄,需要均匀焊接,才能使焊缝平直,但是,焊接刚刚开始时,往往与焊接过程中的温度、焊机运行速度等是不一致的,因此,会导致初始焊接位置的焊接质量差,影响产品的最终品质;其三,每一管件在卷圆后是不完全一致的,有的接缝处可以靠得很紧,但是有些却会留有较大间隙,焊接时,只有消除这一间隙,才能保证管件焊接后的规格是一致的,而现有技术中不能够解决该问题,从而导致产品后续装配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声器管的焊接方法,使其在焊接时,能对管件进行快速准确定位,提高焊接均匀度,同时,还可消除接缝之间的间隙,以保证焊接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声器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板料冲切成四角处带有定位凸起的矩形,所述定位凸起沿矩形的对称轴对称设置;定位凸起呈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直角腰位于所述矩形一边的延长线上;直角梯形的下底位于所述矩形一边的相邻边上;
2)将冲切后的工件进行卷圆加工成管件,使得对称的两直角腰相互贴靠在一起;
3)在焊机上,将卷圆后的管件两端采用定位夹具从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腰夹住管件,所述定位夹具上具有与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腰相对应的楔形口,定位夹具对管件施加有轴向方向的推力,消除接缝处的间隙;然后,焊机的焊接头从接缝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进行焊接;
4)焊接结束后,取下管件,将所述定位凸起切除。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三方面的不足,其一,通过定位凸起可对焊缝进行定位,楔形口施加轴向力具有自动纠偏的功能,使得焊缝与定位夹具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只要使定位夹具与焊机的焊枪位置相对应,就可以保证焊枪能准确到达管件上的焊缝位置,其定位准确;其二,焊接初始和结束时,焊机的工况、工件的温度等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性,通过在定位凸起处开始焊接,可以将焊接质量较差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留在定位凸起上,最后再将定位凸起切除,可保证管件本体上的焊接质量较好;其三,楔形口对管件施加轴向的推力,该推力可形成从两侧向中间推挤直角梯形斜腰的分力,使卷圆后的管件接缝处的间隙消失,不仅方便了焊接,同时,使得焊接后的管件的规格一致,保证了后续装配的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焊接定位方便、准确,焊缝质量好,使用中不易开裂,焊接后的管件精度高,易于装配;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加工发动机消声器管,还可用于其他薄壁直缝焊管的加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直角梯形的直角腰和斜腰之间的夹角为5°-20°。该角度范围内,在管件上施加轴向力时,可产生足够的分力将接缝处的间隙消除,同时,也不至使管件轴向变形,以方便焊接,其优选角度为15°。
为获得更加良好的焊接效果,所述焊机采用钨极惰性气体焊机,进行焊接时,定位夹具设置在钨极惰性气体焊机的芯棒上,管件套装在所述芯棒上,所述定位夹具中的一个固定设置,另一定位夹具连接在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夹紧气缸可产生轴向推力,将管件进行固定,其结构简单,定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冲切后的板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卷圆后的管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夹具夹持住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凸起,2接缝,3夹紧气缸,4、6定位夹具,5楔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长江环保汽摩消声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长江环保汽摩消声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5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