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超净高纯试剂酸的制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24571.X | 申请日: | 2011-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肖启发;肖克强;黄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陇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C01B7/07;C01B21/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净高 试剂 制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净高纯试剂酸制备工艺,具体为无机超净高纯试剂酸的制取方法。
背景技术
超净高纯试剂酸(盐酸、硝酸)主要用于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清洗工序,为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成品合格率,对用于清洗过程中的试剂酸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杂质方面从过去的ppm限量提高到目前的ppb限量,对产品中的固体颗粒也做了明确的要求。普通的试剂酸质量已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生产的需要。为此,有必要开发超净高纯试剂酸的生产。普通试剂酸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蒸馏的手段纯化,但在蒸馏过程中,易挥发的金属盐也会或多或少地进入成品,既使经过反复的蒸馏,成品中的金属离子也很难达到ppb的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以工业品为原料,通过加入金属离子固定剂,改变金属离子的形态,使其在蒸馏过程中不易挥发而进入成品,通过蒸馏,使成品中金属离子达到ppb限量,超净分装,可得到符合要求的超净高纯试剂酸(盐酸、硝酸)的无机超净高纯试剂酸的制取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无机超净高纯试剂酸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a、开启金属固定剂乙进料阀,将金属固定剂乙放入金属固定剂高位罐中,放入体积为高位罐容积的30-35%;
b、开启金属固定剂高位罐搅拌器,开启金属固定剂甲进料阀,将金属固定剂甲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金属固定剂乙中,加入比例为1:1(体积比),放置过夜,备用;
c、开启进酸泵,将原料酸泵入原料酸高位罐,酸进至高位罐容积的70%时止,关闭进酸泵;
d、开启金属固定剂进料阀,每套炉进料500-600ml;
e、开启酸进料阀,待液位略高于加热炉丝时,启动加热电源加热,开启冷却水进料阀;
f、调节进酸阀,使加热室液面保持相对稳定,即可连续生产;
g、每周排渣一次,排尽蒸馏罐内残液,重新进料。
h、蒸出的酸经微膜过滤后,超净分装得成品酸。
金属离子的氯化物、硝酸盐多数较易挥发,在试剂酸的蒸馏过程中,易随产品蒸汽一同进入成品中,使成品酸中的金属离子较高,为ppm级,难以达到电子化学品的要求。通过在蒸馏过程中加入杂质酸,如硫酸、磷酸等,使金属离子生成不易挥发的盐,在蒸馏过程中,不随产品蒸汽蒸馏出,从而保证成品酸的纯度达ppb级要求。通过膜过滤、超净分装,得超净高纯成品试剂酸。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金属离子不随产品蒸汽蒸馏出,成品酸的纯度达ppb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半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流程示意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无机超净高纯试剂酸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a、开启金属固定剂乙进料阀,将金属固定剂乙放入金属固定剂高位罐中,放入体积为高位罐容积的30-35%;
b、开启金属固定剂高位罐搅拌器,开启金属固定剂甲进料阀,将金属固定剂甲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金属固定剂乙中,加入比例为1:1(体积比),放置过夜,备用;
c、开启进酸泵,将原料酸泵入原料酸高位罐,酸进至高位罐容积的70%时止,关闭进酸泵;
d、开启金属固定剂进料阀,每套炉进料500-600ml;
e、开启酸进料阀,待液位略高于加热炉丝时,启动加热电源加热,开启冷却水进料阀;
f、调节进酸阀,使加热室液面保持相对稳定,即可连续生产;
g、每周排渣一次,排尽蒸馏罐内残液,重新进料。
h、蒸出的酸经微膜过滤后,超净分装得成品酸。
所述的金属固定剂甲、乙分别为硫酸、磷酸。
金属离子的氯化物、硝酸盐多数较易挥发,在试剂酸的蒸馏过程中,易随产品蒸汽一同进入成品中,使成品酸中的金属离子较高,为ppm级,难以达到电子化学品的要求。通过在蒸馏过程中加入杂质酸,如硫酸、磷酸等,使金属离子生成不易挥发的盐,在蒸馏过程中,不随产品蒸汽蒸馏出,从而保证成品酸的纯度达ppb级要求。通过膜过滤、超净分装,得超净高纯成品试剂酸。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陇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陇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4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工具柜防盗系统
- 下一篇:主动肿瘤靶向壳聚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