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烫伤清凉止痛膏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24278.3 | 申请日: | 201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4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潘火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火贤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06;A61P17/02;A61K31/045;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胡杰平 |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烫伤 清凉 止痛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的烧烫伤清凉止痛膏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不小心经常发生烧伤、烫伤、电击伤及化学物品灼伤等意外。烧伤和烫伤大都发生在人体的皮肤表层和深层组织,按烧烫伤的深度可分为I、II、III度,烧烫伤极易引起表皮细菌感染、体液外渗、皮肤变形、遗留永久性的疤痕,严重的会引发高热、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早期烧烫伤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剧烈疼痛,因剧痛而引起的疼痛性休克甚为常见。目前,临床上患者除了冷水冲洗或肌注度冷丁、苯巴比妥等止痛外,几乎别无良药;大面积的烧烫伤患者需及时补液,而不适宜长期的冷疗止痛;度冷丁、苯巴比妥是处方药,只有大医院有储备,而且此类药禁忌症较多,并经常有不良反应的副作用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烧烫伤患者,特别是治疗大面积的烧烫伤患者时所使用的度冷丁、苯巴比妥等药物所存在的会产生副作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明显、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的烧烫伤清凉止痛膏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烧烫伤清凉止痛膏,该烧烫伤清凉止痛膏的原料包括黄连、黄芩、寒水石、生地榆、生大黄、黄柏、虎杖、冰片、麻油和蜂蜡。
本发明烧烫伤清凉止痛膏原料的重量比为:黄连15~30份、黄芩15~30份、寒水石60~120份、生地榆20~40份、生大黄15~30份、黄柏15~30份、虎杖15~30份、冰片10~20份、麻油1000~2000份、蜂蜡200~400份。
本发明的烧烫伤清凉止痛膏的制备步骤是:
(1)称取制备烧烫伤清凉止痛膏的原料;
(2)将黄连、黄芩、寒水石、生地榆、生大黄、黄柏和虎杖放入麻油中浸泡3~7天;
(3)将上述混合液放入容器中后用炉加热至沸,改小火将黄连、黄芩、生地榆、生大黄、黄柏和虎杖熬枯悬浮;
(4)在容器中加入蜂蜡,经溶化后过滤去渣;
(5)在过滤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经3~4小时后即成为浅黄色的软膏;
(6)将软膏置于阴凉处过夜,去火毒后即得烧烫伤清凉止痛膏成品。
本发明是一种“清凉止痛”为主要特征的外用中药膏,使用时创面外敷该药膏后采取包扎疗法,药膏的消炎抗感染作用强,具消肿止痛功效明显,使用后一般在15分钟左右剧痛即可缓解,是一种烧烫伤药早期的外用良药。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烧烫伤的急性期或早期,以创面的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血管内液外渗为其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红肿,加之皮下感觉神经末梢十分丰富,故疼痛剧烈。本发明中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效,可阻止血管内液的外渗,并具有明显的清凉止痛效果。
本发明具有无菌无毒、无副作用、药性稳定,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明显、疗效显著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烧烫伤清凉止痛膏,该烧烫伤清凉止痛膏原料的重量比为:黄连15份、黄芩15份、寒水石60份、生地榆20份、生大黄15份、黄柏15份、虎杖15份、冰片10份、麻油1000份、蜂蜡200份。
该烧烫伤清凉止痛膏的制备步骤是:
(1)称取制备烧烫伤清凉止痛膏的原料;
(2)将黄连、黄芩、寒水石、生地榆、生大黄、黄柏和虎杖放入麻油中浸泡3~7天;
(3)将上述混合液放入容器中后用炉加热至沸,改小火将黄连、黄芩、生地榆、生大黄、黄柏和虎杖熬枯悬浮;
(4)在容器中加入蜂蜡,经溶化后过滤去渣;
(5)在过滤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经3~4小时后即成为浅黄色的软膏;
(6)将软膏置于阴凉处过夜,去火毒后即得烧烫伤清凉止痛膏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烧烫伤清凉止痛膏,该烧烫伤清凉止痛膏原料的重量比为:黄连30份、黄芩30份、寒水石120份、生地榆40份、生大黄30份、黄柏30份、虎杖30份、冰片20份、麻油2000份、蜂蜡400份。
该烧烫伤清凉止痛膏的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火贤,未经潘火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4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仓储出入存验证系统
- 下一篇:油箱液位过低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