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香型绿茶清谷香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22411.1 | 申请日: | 201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翁行良;雍华;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赵庄林苗场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2124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香型 绿茶 清谷香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清香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它以其独特自然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世界有100多个国家饮茶,茶叶消费者超过20亿。
“清谷香”,是句容赵庄茶场推出的茶叶品牌。因在清明与谷雨两个气节之间而得名,这种茶叶选料十分考究,要在叶芽初绽之时采摘下来,精工细作而成。茶叶色泽翠绿,香高持久,而且暗含了“暗香倾国”的韵味,是为茶中上品。
原有的清谷香茶加工工艺,是以手工炒制为主,手工炒制劳动强度大,技术稳定性差,卫生状况差,品质难以保证。九十年代采用机械加工清谷香茶叶,当鲜叶量大时,需要的机械设备多,过了生产季节,设备又大量闲置,造成大量的浪费。设备少了,生产高峰季节,采回的鲜叶不能及时加工,造成鲜叶过度萎调,有的甚至红变。而且用纯机械生产出来的清谷香茶,条形卷曲度差。手工生产的清谷香茶,锅底的茶汁产生焦香,掩盖了名优茶清谷香的清香味,降低了茶叶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名优茶清谷香茶的加工工艺,以减少机械设备、节省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清香型绿茶清谷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依次顺序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
(2)摊晾:采回的鲜叶摊放在15~25℃室内,放置在4~12小时;
(3)杀青:采用杀青机杀青;
(4)揉捻:杀青叶摊凉至15~25℃后,进行揉捻;
(5)搓团:在烘焙机上搓团,使茶条卷曲,边搓团边干燥,时间10~20分钟;
(6)在炒干机上炒10~20分钟,至茶叶含水量低于6%时下机摊晾;
(7)精制加工:分级去杂、拣梗、精制后包装。
步骤(3)中,杀青温度为240~280℃。
步骤(4)中,揉捻采用人工揉捻,空揉10分钟,轻揉3分钟,空揉3分钟,再加中压3分钟。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克服纯机械或纯手工的制作清谷香茶叶的不足,机械与手工相结合,生产的清谷香茶,茶条较卷曲,通过炒干使茶条紧结,有明显的清香,机械性能稳定,制出的清谷香茶品质稳定,清香突出。采回的鲜叶摊凉适度时,青草气散发,青香显露,都能及时加工,从而保证茶叶的清香味。选用手工搓团,增加了茶叶的卷曲度,提高了茶汤的浓度。所加工得到的清谷香茶,条索纤细,较卷曲,芽尖显毫,色泽翠绿,清香文雅,滋味鲜爽醇和,汤色绿明亮,叶底嫩匀。本发明工艺可提高生产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竟争力,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清香型清谷香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
2、摊晾:采回的鲜叶摊放在15~25℃室内,放置4~6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
3、杀青:采用杀青机杀青;杀青机温度表的温度为240~280℃。
4、揉捻:杀青叶摊凉至15~25℃后,进行揉捻;揉捻采用人工揉捻,空揉10分钟,轻揉3分钟,空揉3分钟,再加中压3分钟。
5、搓团:在烘焙机上搓团,使茶条卷曲,边搓团边干燥,时间10~20分钟。
6、在炒干机上炒10~20分钟,至茶叶含水量低于6%时下机摊晾。
7、精制加工:分级去杂、拣梗、精制后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赵庄林苗场,未经句容市赵庄林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清道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味豆腐及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