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22354.7 | 申请日: | 201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768 | 分类号: | H01L21/768;H01L21/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魏宁;刘明霞 |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器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工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具有新结构的铜金属扩散阻挡层以改善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先进铜金属互连技术中,通常使用多孔的碳氧化硅(SiCO)作为介电层的材料,同时在其上形成一致密的碳氮化硅(SiCN)层作为铜金属扩散阻挡层和蚀刻终止层。
所述SiCN层在阻止铜金属扩散到多孔的SiCO层以及防止经时介电击穿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蚀刻终止层,其与多孔SiCO的蚀刻选择比大于8:1,可以很好地控制通孔蚀刻的形状。
但是所述SiCN层会遇到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的问题,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形成所述SiCN层时的功率大于200W,会出现明显的PID现象,影响所述SiCN层以及多孔SiCO层的电学特性。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善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的方法以降低PID诱导生成的电流对器件的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一绝缘层,且在所述绝缘层中形成铜金属互连线;在所述绝缘层以及铜金属互连线上形成富硅氮化硅层;在所述富硅氮化硅层上形成热氧化物层;在所述热氧化物层上形成掺杂氮的碳化硅层。
优选地,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所述富硅氮化硅层。
优选地,形成所述富硅氮化硅层的前体材料包括硅烷和氨气。
优选地,所述硅烷的流量为100-1000sccm;所述氨气的流量为100-500sccm。
优选地,所述化学气相沉积过程是在压力1-7Torr,功率50-100W的条件下进行的。
优选地,所述富硅氮化硅层的厚度为30-150埃。
优选地,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所述热氧化物层。
优选地,形成所述热氧化物层的前体材料包括四乙氧基硅烷和臭氧。
优选地,所述四乙氧基硅烷的流量为50-500sccm;所述臭氧的流量为50-1000sccm。
优选地,所述化学气相沉积过程是在压力1-7Torr的条件下进行的。
优选地,所述热氧化物层的厚度为100-500埃。
优选地,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形成所述掺杂氮的碳化硅层。
优选地,所述掺杂氮的碳化硅层的厚度为50-300埃。
优选地,所述富硅氮化硅层和所述热氧化物层构成双层铜金属扩散阻挡层。
优选地,所述掺杂氮的碳化硅层构成通孔蚀刻终止层。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为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材料层。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所诱导生成的电流对器件的损害。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A-图1D为本发明提出的采用具有新结构的铜金属扩散阻挡层以改善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的方法的各步骤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采用具有新结构的铜金属扩散阻挡层以改善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便阐释本发明如何采用具有新结构的铜金属扩散阻挡层以改善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定于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下面,参照图1A-图1D和图2来描述本发明提出的采用具有新结构的铜金属扩散阻挡层以改善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的方法的详细步骤。
参照图1A-图1D,其中示出了本发明提出的采用具有新结构的铜金属扩散阻挡层以改善等离子体诱导损伤(PID)的方法的各步骤的示意性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纤增强HDPE双壁缠绕管
- 下一篇:线束三通总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