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线的配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1938.2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8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守;小仓裕纪;大岛一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器等电气设备所具备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例如充电器等电气设备,公知有连接于例如家庭用电源等外部电源插座而供给电力的电气设备。这种电气设备构成为具备用于连接于外部电源插座的供电用的电源线(也称作电气线)。该电源线以从框体内部引出到框体外部的方式配设。因此,在构成这种框体的框体壳体设置有用于将电源线从框体内部引出到框体外部的引出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用于引出电源线的引出孔以仅穿过框体壳体的侧壁部分的方式设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3-41504号公报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的电源线,例如在将电源线连接于外部电源插座的情况下、或是在不使用时将电源线缠绕于框体壳体的情况下,存在上述电源线被朝与上述的框体壳体的引出孔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牵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被从引出孔引出的电源线以框体壳体的引出孔作为支承点而弯折。即,被牵拉的电源线的牵拉载荷施加于作为支承点的引出孔,电源线在该作为支承点的引出孔处弯折。另外,根据作用反作用的法则,电源线将从该作为支承点的引出孔承受与牵拉载荷相当的反作用力。
另一方面,以上述方式被牵拉的电源线并不仅朝一个方向被牵拉、而是朝多个方向被牵拉。例如,对于载置于底面、底座而使用的充电器的电源线,该电源线被朝与设置于框体壳体的引出孔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中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充电器前后方向这两个方向(根据引出孔的配设位置不同也可能是充电器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牵拉。
因此,电源线将从作为支承点的引出孔与该被牵拉的多个方向对应地承受上述的作为反作用力的牵拉载荷。此时,从引出孔承受的牵拉载荷的作用点在任意被牵拉的方向均集中于电源线。这样的话,会因载荷的作用点的集中而导致金属疲劳,会加速作为电源线的劣化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情形而完成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在充电器等电气设备所具备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中,在电源线以设置于框体壳体的引出孔作为支承点而朝多个方向弯折的情况下,延迟因该弯折而导致的电源线的劣化时间,延长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采用以下的手段。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的特征在于,该电源线的配设结构是充电器等电源设备所具备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其中,在框体壳体设置有用于将上述电源线引出的引出孔,上述引出孔的开口形状中的至少处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且对上述电源线的牵拉载荷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位彼此形成为具有以从该引出孔被引出的上述电源线的引出中心线作为对称中心互不相同的非对称形状。
根据该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引出孔的开口形状中的、处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关系的支承部位对电源线的牵拉载荷进行支承。因此,根据作用反作用的法则,电源线从上述支承部位承受与牵拉载荷相当的反作用力。此处,由于上述支承部位彼此形成为具有以电源线的引出中心线作为对称中心互不相同的非对称形状,因此,当在不同的牵拉方向对电源线进行牵拉的情况下,电源线中的、从支承部位承受的牵拉载荷(反作用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并不相互重合、而是错移至不同的位置。另外,作为该牵拉方向,例如能够举出在前后或者左右这样的正反方向(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反方向)进行牵拉的情况等。由此,能够使电源线所承受的牵拉载荷(反作用力)所作用的作用点的位置分散而并不集中于一点,能够抑制电源线金属疲劳。因此,在电源线以设置于框体壳体的引出孔作为支承点而朝多个方向弯折的情况下,能够延迟因该弯折而导致的电源线的劣化时间,能够延长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中,上述支承部位设定成包括位于上述引出孔的开口形状的出口部分的出口支承部位,上述出口支承部位彼此是通过将上述出口支承部位彼此的打开形状设定成互不相同的形状而成为互不相同的非对称形状的。
根据该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电源线的配设结构,出口支承部位彼此是通过将出口支承部位彼此的打开形状设定成互不相同的形状而成为互不相同的非对称形状的。由此,当在不同的牵拉方向对电源线进行牵拉的情况下,能够使电源线中的、从出口支承部位承受的牵拉载荷的作用点的位置相互并不重合、而是错移至不同的位置。另外,由于该非对称形状能够在框体壳体的成形时形成,因此,当要避免电源线所承受的牵拉载荷的作用点集中时,仅通过对引出孔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就能够简单地进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1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顶板辊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铜管冲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