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细特合股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21768.8 | 申请日: | 2011-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玉成 |
| 主分类号: | D02G3/28 | 分类号: | D02G3/28;D03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52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粗细 合股 及其 织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细特合股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特别地,本发明的纱线由粗细不同的两根纱合股而成,其中的粗特纱为无捻纱(纱内纤维与纱线轴线平行排列)或者捻系数低于300的弱捻纱。
背景技术
用无捻纱织成的无捻布是申请人独创的新型面料,具有不可比拟的蓬松、柔软、吸湿、透气等许多优良特性,已得到社会公认。由于申请人近几年不断研究无捻纱的纺织品,对无捻纱织物的改进已有多种方案。在不断研究实践中发现,无捻纱虽有良好的柔软、吸湿、透气性,但在生产上一般都要采用水溶性维纶纱和有捻纱进行合股,再由织机织成织物,然后再将织物进行后整理,除掉维纶。因而织造成本较高,并且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同时,织物的强力相对较差一些,产品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省工省料、节能减排、在保证原无捻布吸湿、透气、蓬松、柔软及对皮肤的亲和力性能优良等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织物的抗拉能力、强力,提高了织物的耐磨性能的粗细特合股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粗细特合股线,其特征在于:该合股线包括两根特数不同的纱并合后反向加捻,并在长度方向上呈螺旋线型绞合而成,其中一根为粗特纱,其上的纤维互相平行排列;另外一根为细特纱,该细特纱为有捻纱或长丝。
所述的合股线中的粗特纱,在合股前纺制单纱时的捻系数范围为280 ~ 310;所述的合股线中的细特纱,在合股前纺制单纱时的捻系数范围为285 ~ 320;所述的粗特纱和细特纱合股时反向加捻的捻系数范围为280 ~ 310。
所述粗特纱的粗度范围为3 ~ 40英支,所述粗特纱是与其相配的细特纱粗度的2.8~3.5倍。
所述的粗特纱为棉、绒毛、麻、丝、化学纤维纯纺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混纺得到;所述的细特纱为棉、绒毛、麻、丝、化学纤维纯纺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混纺得到的有捻纱或者长丝。
所述的绒毛为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以及兔毛等特种动物纤维。
所述的麻为苎麻、大麻、亚麻、天麻、黄麻或者罗布麻;所述的长丝为15dtex--75dtex的PPT、PET、PA6、PP、粘胶或者生丝。
一种粗细特合股线织物,包括经纱和纬纱构成织物本体,所述的经纱和纬纱均为粗细特合股线;或者所述织物本体中的经纱或纬纱为粗细特合股线,所述的纬纱或经纱为有捻纱或长丝;
一种粗细特合股线织物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纺制粗特单纱和细特单纱,将粗、细两根单纱在并线机上合并,由倍捻机按粗特单纱的实际捻度,反向加捻,做成粗细特合股线;
(2)整经:关键要控制好经纱张力,使其单根股线张力控制在自身断裂强度的10 ~ 12%;
(3)浆纱:与同类传统有捻织物相比,压浆辊压力要低10~15%,浆纱车速30~60米/每分钟,采用重被覆、轻上浆,其上浆率5~8%、回潮率5~6.5%、伸长率1%以内;
(4)穿综:根据品种采用4 ~ 12片综织造,每片综框上的综丝密度最高限制为:30S的为8根/cm,30S(包括30S )~ 40S 的为10根/cm、40S及以上的12根/cm;
(5)上机织造:低后梁:高度90~115cm,等张力梭口,投纬时间晚3~5°,停经架移到最后,同时车速要比同类传统有捻织物降低10%,车间相对湿度应略高于有捻织物:冬季70%~80%,夏季75%~85%为宜;
(6)后整理,在一般染整设备上进行,色织物经过退浆、烘干、烧毛、拉幅定型、预缩即成,不需要进行其他任何特殊整理和添加任何助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粗细特合股线示意图;
图2是粗细特合股线织物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经纱;
图4是图2中的纬纱。
其中,A是粗特无捻或弱捻纱,B是细特有捻纱或长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细特合股线,该合股线包括两根特数不同的纱并合后反向加捻,并在长度方向上呈螺旋线型绞合而成,其中一根为粗特纱A,其上的纤维互相平行排列;另外一根为细特纱B,该细特纱为有捻纱或长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玉成,未经马玉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1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