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使用者共享同一行程表的事件提醒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21544.7 申请日: 2011-08-03
公开(公告)号: CN102915492A 公开(公告)日: 2013-02-06
发明(设计)人: 江纯 申请(专利权)人: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英华达(南昌)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Q10/10 分类号: G06Q10/10
代理公司: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代理人: 杨丹莉
地址: 201114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不同 使用者 共享 同一 行程 事件 提醒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平板计算机的事件提醒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公用的平板计算机上,且仅具有一行程表时,能依据不同的使用者,而仅会出现当前使用者的事件提醒的事件提醒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触控技术的发展,很多具有屏幕的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数字相框、平板计算机等),纷纷减少原有按钮的数量,甚至是不设计按钮,而直接采用触控屏幕作为输入单元,这样一来,不仅能大幅缩减电子产品的体积,并且直观式的滑动控制方式,不仅能降低使用者的学习门坎,更能营造出时尚的流行意象。其中,随着美国苹果公司(Apple Inc.)于2010年1月27日推车iPad后,平板计算机逐渐蔚为流行,目前的平板计算机具有浏览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讯或视讯、玩游戏等多样功能,其整体重量不仅轻于笔记本型计算机,且其在使用上,亦较方便且不占用空间,故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承上所述,相较于笔记本型计算机而言,平板计算机具有下列优点:

(1)使用者可直接操作平板计算机,而不需如同笔记本型计算机般,使用者需先将屏幕及键盘翻开后,才能进行操作,因此平板计算机于操作上较为便利,且不会占用过多操作空间;

(2)使用者能随身携带平板计算机,并在站立或走动时,仍能直接操作平板计算机,且能展示其上的数据给其它人观看;

(3)使用者能直观式地用手指点选图片、更换图片或手写数据,而不需额外通过鼠标或游戏杆等装置。

因此,许多人纷纷采用平板计算机取代原有的笔记本型计算机,以能方便地处理工作上的事务,或记录个人的日常行程。有鉴于此,部分公司亦开始配置公用的平板计算机,以供多位主管或多位业务人员能够将相关的工作内容或自身的行程规划,记录至公用的平板计算机中,以便于主管或业务人员能随时察看工作进度,或者,能供秘书或助理人员提醒主管或业务人员相关的行程事项。然而,现今的平板计算机在作为公用设备时,仍有着严重的问题,首先,目前的平板计算机普遍设计成单人使用,因此,只要操作该平板计算机的人,均能够浏览到行程表中的所有记录事项,导致该公用的平板计算机的隐私性不佳,其次,一般人在行程表中设定事件后,通常会对事件增加提醒功能,令该平板计算机能事先提醒使用者预定的事件,但如此一来,当某一使用者当前正在使用该平板计算机简报时,若他人预先设定的提醒功能正好响起,不仅会破坏开会进度,且会给人不专业的不良印象,最后,当提醒功能响起时,通常会将事件内容一并显示出来,如此,尽管无关的第三者无意窥视,但仍会察看到事件内容,进而降低了人们使用公用的平板计算机的意愿。

承上所述可知,目前的平板计算机在作为公用设备时,显然会遇到诸多问题,而无法有效发挥其便利性,虽然企业能够改用回笔记本型计算机作为公用设备,毕竟笔记本型计算机本身即能够设置多个使用者,且每个使用者均有一专属对应的行程表,使得行程表上的事件与提醒功能,仅在对应的使用者完成笔记本型计算机的登入作业后,才会出现,但诚如前述,笔记本型计算机究竟不如平板计算机方便,此外,每个使用者皆设有一个专属的行程表,势必会占用到较多的储存空间,造成储存单元(如:硬盘、闪存)的容量增加,导致业者的购置成本大增,另外,当秘书需察看每个主管的行程时,则必须一一检查笔记本型计算机内各个行程表的内容,并另行记录,才能够方便安排共享行程(如:开会、出差等),无疑是加大了秘书的工作量,拖慢了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有效解决原有平板计算机的问题,使其具有更加优良且高隐秘性的提醒事件功能,且不会占用到过多的储存空间,并能方便特定人士(如:秘书、助理)一次察看多位主管或业务的行程,是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原有的平板计算机,仍着重于个人使用,使得其在作为多人使用的公用设备时,会衍生出部分问题,造成使用者的隐私性受损,所以,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研究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不同使用者共享同一行程表的事件提醒方法,以期通过本方法使平板计算机具有更高的便利性与隐秘性,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英华达(南昌)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英华达(南昌)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1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