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角形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20678.7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0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开春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形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的车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公路客运客车所用并具有重量轻以及行李箱空间大功效的三角形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客运客车的车架装置一般都采用的为三段式结构,即位于两端的车架以及位于中间的行李仓段91,如图1所示,该位于两端的车架一般为槽型梁,该行李仓段91则为方钢桁架结构,上述结构虽能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其具有重量重以及当地板较高时不利于中门的上车踏步装置92布置,具体请参阅图2所示。
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上车踏步尺寸,从而满足人们使用时的方便性,目前最简单的方法,即如图3所示,其是通过降低矩形断面的高度的方式来实现,但这又减小了行李仓的容积,让客车载货能力大大减小,从而大大降低了客车的盈利空间,不便于被广泛推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车架装置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形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架装置具有重量重以及会减小行李仓空间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三角形车架,其中,包括跑道梁、前端梁、后端梁、底横梁、底纵梁以及斜立柱,该前端梁和后端梁分别供与前后槽型车架相连,该跑道梁前端与前端梁相连,后端与后端梁相连;该底横梁与底纵梁均设置为两根并一起形成矩形框架;该斜立柱为两个,并上端均与跑道梁相连,下端则分别与位于跑道梁两侧的一根底纵梁相连。
进一步,上述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
进一步,该三角形车架还包括前斜撑梁和后斜撑梁,该前斜撑梁位于前端梁与前槽型车架之间,该后斜撑梁位于后端梁与后槽型车架之间,该前斜撑梁和后斜撑梁均呈“人”字形。
进一步,该斜立柱被设置为沿跑道梁前后方向且呈间隔状的多组,每组斜立柱均具有对称分布在跑道梁两侧的两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三角形车架,通过该斜立柱与跑道梁以及位于跑道梁两侧的底纵梁相连,如此使得斜立柱、跑道梁以及底纵梁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如此其上方占据面积小,故人们在此处设置上车踏步装置时,能具有充足的设置空间,并根本不会影响到行李仓的空间,即能让行李仓的空间最大化;同时由于其顶部仅具有一根跑道梁,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两根矩形钢管来说,还具有大大减轻车架重量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车架中行李仓段的矩形断面结构图;
图2为传统车架中行李仓段的矩形断面结构与上车踏步装置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传统车架为了布置上车踏步装置而降低矩形断面高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形车架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4中C-C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4中D-D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整个车架采用本发明涉及三角形车架结构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
三角形车架 100
跑道梁 1 前端梁 2
后端梁 3 底横梁 4
底纵梁 5 斜立柱 6
前斜撑梁 7 后斜撑梁 8
行李仓段 91 上车踏步装置 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开春,未经刘开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0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