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容积泵溢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0445.7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瑜;郭建军;马远洋;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15B13/0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容积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容积泵溢流阀。
背景技术
溢流阀是容积泵关键结构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容积泵性能。目前存在的不足是:阀门体积大,阀门开启与关闭动作不平稳,动作可靠性不高,装配、维修不便。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告号CN201407224Y公开了一种溢流阀(见图3),它主要由阀体、主阀座、主阀芯、导阀座、导阀芯、二次阀芯、主阀弹簧、导阀弹簧、压盖组成。主阀座固定套置在阀体的竖孔内,主阀芯活动套置在主阀座内;导阀座间隙套置在主阀芯内腔内,二次阀芯活动套置在导阀座作为二次压力腔的内腔内,在导阀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导阀节流孔,该导阀节流孔与主阀回油腔相连通。由于节流孔的节流作用,二次压力腔的液压油施加二次阀芯的液压作用力使导阀芯开度增大,溢流量增加,也即通过主阀芯上的主阀节流孔的流量增加,主阀芯在压力差和弹簧力的作用下上移。其动态密封的主阀芯设有O形密封圈密封,有二级阀芯、弹簧,并且外置式竖直安装,结构太繁琐,体积大、重量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体积小,性能可靠,装配、维修方便,启闭平稳的内置式多孔容积泵溢流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装于容积泵体出油腔处的溢流阀芯、溢流阀门、压簧、装于容积泵进油腔吊耳的簧座;内孔与容积泵出油腔连通的溢流阀芯外表面设有凸缘;溢流阀芯凸缘以后部分装于溢流阀门内;压簧后部装于簧座;压簧前部与溢流阀门后部相顶;溢流阀芯的尾部设有用来传导压力的主孔;溢流阀芯凸缘以后部分设有(与溢流阀芯内孔相通的)溢流孔。
所述溢流阀门为台阶状半封闭结构;所述溢流阀芯凸缘以后部分为与溢流阀门内腔配合的台阶状结构。
所述簧座上设有与容积泵进油腔的吊耳配合连接的外螺纹(可人工旋转后作轴向移动来调节压簧的弹力)。
所述溢流阀芯一端的外螺纹通过O形密封圈固定于容积泵体出油腔处。
所述溢流阀芯外径与溢流阀门内孔为间隙配合。
所述溢流孔后部的溢流阀芯上设有辅助传导压力的辅孔;所述辅孔为三个。
所述簧座尾部设有调节用起子孔。
所述簧座尾部设有用来平衡的圆孔;所述圆孔为四个。
所述溢流孔为三个。
本发明其动态密封是金属硬密封,可适用不同介质的容积泵,水平、竖直、倾斜安装方式均可,特别适于具有腐蚀的介质以及温度场所变化的场合。只要采用不同材质的O形密封圈,或取消O形密封圈,将溢流阀芯一端的外螺纹直接与容积泵出油腔采用密封胶连接即可。
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体积小、性能可靠、寿命长、启闭平稳、装配、维修方便,特别是内置式使用,使容积泵性能大大提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簧座的右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溢流阀芯,2、O形密封圈,3、溢流阀门,4、压簧,5、簧座,6、溢流孔,7、主孔,8、辅孔,9、起子孔,10、平衡孔,11、容积泵体,12、出油腔,13、进油腔,14、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包括溢流阀芯1、O形密封圈2、溢流阀门3、压簧4、簧座5。溢流阀芯1一端的外螺纹通过O形密封圈2与靠出油腔12处的容积泵体11固定,溢流阀芯1的内孔与容积泵出油腔12连通;溢流阀门3内孔与溢流阀芯1另一端外径间隙配合,在容积泵进油腔13、出油腔12压差及压簧的弹力作用下沿溢流阀芯1轴向移动。压簧4分别与溢流阀门3另一端外径、簧座5内孔配装。簧座5外螺纹与容积泵进油腔13的吊耳14连接,可人工旋转后作轴向移动来调节压簧4的弹力,从而调控溢流阀门3开启所需压力差。溢流阀芯1具有三个椭圆形溢流孔6和一个用来传导压力的主孔7以及三个辅助传导压力的辅孔8。簧座5具有用来调节用的起子孔9,以及四个平衡孔10。
图2中,5为簧座,9为起子孔,10为平衡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平时容积泵没有工作时,本发明在压簧4的弹力作用下是常关闭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0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