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19536.9 | 申请日: | 201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连接器 及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波导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波导连接器与第二波导连接器,其分别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光穿透区域,在第一光穿透区域的相对两侧一般分别设有呈圆形的对接孔;在第二端部对应每一对接孔处设有呈圆柱形的对接导柱,供插入到第一波导连接器的对接孔内,使得第一波导连接器与第二波导连接器相互对接;第二端部上另设有第二光穿透区域,第二光穿透区域与第一光穿透区域一一对应,以在其间传递光信号。一般而言,对接导柱与对接孔的配合可以保证光传输的横向对位精度,但这样必须保证两对接孔之间间距的精度,否则会发生对接导柱因干涉过大而插不进的状况,主要也由于对接导柱的刚性很大,不容易变形。
因此,鉴于前述波导连接器组合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波导连接器组合用来解决波导连接器组合不易保证光学横向对位精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光学横向对位精度的波导连接器及其组合。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波导连接器,其包括设有前表面和贯穿前表面的收容腔的绝缘本体和组装在收容腔中的光学接头,所述波导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收容腔一侧的基准元件和设置在与基准元件相对位置的至少一个弹片,光学接头抵靠在该基准元件上,且该基准元件向前突出前表面,用于对接对接波导连接器,该弹片抵压在光学接头上。
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波导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第一波导连接器和与第一波导连接器相对接的第二波导连接器,该第一波导连接器包括设有第一收容腔的第一绝缘本体和组装于第一收容腔中的第一光学接头;第二波导连接器包括设有第二收容腔的第二绝缘本体和组装于第二收容腔中的第二光学接头,所述波导连接器组合包括组装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之同一侧的基准元件和设置在与基准元件相对的一侧的至少一个弹片,第一光学接头与第二光学接头之同一侧抵靠在该基准元件上,该弹片抵压在第一光学接头与第二光学接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波导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波导连接器设有一基准元件和至少一个弹片,该弹片抵压于光学接头一侧,对其产生横向力,在这横向力的作用下光学接头的另一侧被抵靠在基准元件上,与之对接的另一光学接头也通过弹片结构将其抵靠在同一基准元件上,这样便保证了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光学横向对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波导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和第二波导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和第二波导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完全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另一角度完全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波导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和第二波导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0为图9所示第一波导连接器和第二波导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图11为图8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完全分解图。
图12为图11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的另一角度完全分解图。
图13为图8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图8所示波导连接器组合沿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波导连接器组合100包括第一波导连接器1和与第一波导连接器1相对接的第二波导连接器2,第一波导连接器1与第二波导连接器2为对称结构,两者均设有光学接头,每个光学接头内部都设有若干片状的波导光纤,其用来传输光信号,当第一波导连接器1和第二波导连接器2对接时,两个光学接头通过组装在第一和第二波导连接器内的弹片3的弹性抵压进而抵靠在一基准元件4,这样便保证了两个光学接头的波导光纤一一对应,进而准确地传输了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9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习记忆行为训练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掘锚机齿套快速取出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