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地机及其驱动桥与平衡箱支承联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9468.6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宋锋;莫江涛;沈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0 | 分类号: | E02F3/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地机 及其 驱动 平衡 支承 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支承联接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支承联接结构的平地机。
背景技术
平地机在高等级路面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的联接装置在平地机行走时对平衡箱的摆动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联接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一是利用驱动桥桥壳上的铜套和驱动桥半轴端的调心轴承分别与平衡箱内外侧板相连,此种联接结构对轴承存在过定位,因而对半轴和轴承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当加工和安装精度达不到要求时,半轴和轴承将承受较大的附加力,影响半轴及轴承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地面对车轮的反作用力会产生较大的翻转力矩,从而加大了半轴及轴承的载荷,而轴承或铜套不能承受太大的翻转力矩,并且过大的翻转力矩容易使轴承或铜套损坏,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半轴不能承受平地机过大的翻转力矩,严重影响半轴及轴承的使用寿命;二是将驱动桥桥壳端头伸入平衡箱内,铜套(或回转支承)内外环分别与桥壳和平衡箱外侧板相连接,此结构没有轴承过定位的问题,但是存在结构复杂,不易维护,铜套(或回转支承)成本高的难题。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受力状况良好、结构简单、容易安装维护且成本较低的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的联接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的联接结构。该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的联接结构包括平衡箱和驱动桥,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平衡箱箱体的第一法兰和固定于所述驱动桥桥壳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内套所述驱动桥桥壳和所述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驱动桥桥壳之间设有高分子材料的耐磨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法兰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平衡箱箱体,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平衡箱箱体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法兰的环形外缘伸入所述环形凹槽,所述耐磨环设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驱动桥桥壳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平衡箱箱体之间设有调整垫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平衡箱箱体之间设有第一耐磨垫片,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设有第二耐磨垫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垫片与所述第二耐磨垫片均为高分子材料。
优选地,所述耐磨环的两端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驱动桥桥壳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VL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耐磨环与所述第一法兰间隙配合,所述耐磨环与所述驱动桥桥壳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耐磨环含有润滑脂。
优选地,所述第一法兰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为所述耐磨环加注润滑脂的油杯,所述油杯与所述耐磨环的表面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驱动桥的两端设有行星减速器,所述驱动桥桥壳包括相连的主减速器壳和行星减速器壳,所述耐磨环设于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行星减速器壳之间,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联接有双排链轮。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尼龙、聚乙烯和橡胶。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平地机,所述平地机具有如上所述的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支承联接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地机及其驱动桥与平衡箱支承联接结构,通过两个法兰将驱动桥桥壳与平衡箱箱体相连,且在第一法兰和行星减速器壳之间设置高分子材料的耐磨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不仅减轻了整个联接结构的重量而且受力状况良好,在一种优选方案中,采用含有润滑脂的高分子材料耐磨环,且在第一法兰和平衡箱箱体连接部分之间设有调整垫片,在第二法兰和第一法兰之间以及第二法兰与平衡箱箱体之间设有第一耐磨垫片和第二耐磨垫片(可均为高分子材料),可进一步减轻整个联接结构的重量、降低成本且耐磨性好,从而提高联接结构的寿命,此外通过增加调整垫片的厚度将平衡箱的启动力矩调整到合适值,减少了耐磨环、第一耐磨垫片和第二耐磨垫片不必要的磨损,进一步延长整个联接结构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平地机驱动桥与平衡箱的联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I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9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