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18477.3 | 申请日: | 2011-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谭周亮;彭小明;李旭东;李久安;谢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E02B7/22;E02B15/08;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肖国华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污染 事故 应急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多功能闸门,该多功能闸门为专利201120219514.8中所述的多功能闸门,闸门之间的间距为5-100m,闸门导流管管径为250-500mm;当未发生液态污染物突发污染事故时,闸门开启,沟渠处于正常排水状态;当发生液态污染物突发污染事故时,按以下方式处理:
发生液态轻质难溶性污染物泄漏时,自控或手动关闭各道闸门,闸门导流管的进水口朝下,出水口朝上,在闸门上部的收集槽中回收污染物,多级闸门拦截、分离与回收污染物;
发生液态重质难溶性污染物突发污染事故时,自控或手动关闭各道闸门,闸门导流管的进水口朝上,出水口朝下,在闸门下端收集槽中回收污染物,多级闸门拦截、分离与回收污染物;
发生液态可溶性污染物突发事故时,自控或手动关闭各道闸门,在闸门间形成封闭区域,拦截储存高浓度污染流并经收集槽转移,在封闭区域不能满足存储的情况下,连通各级闸门的出水口与进水口,以利于上游来水的排放;
突发污染事故中同时含有液态轻质与重质污染物时,自控或手动关闭各道闸门,优先分离轻质污染物,在闸门的上部与下部收集槽中同时回收污染物,多级闸门实现污染物的拦截、分离与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84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