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7980.7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汪诚文;王迪;周洪江;吕秀芬;杜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及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餐厨及生活垃圾资源化过程中前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餐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餐厨垃圾是指宾馆、饭店、餐馆和机关、部队、院校、企业事业单位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残液和废弃油脂等废弃物。与其它垃圾相比,餐厨垃圾具有含水量、有机物、油脂含量及盐分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
对餐厨及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符合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目前它们的资源化利用前景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在餐厨及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过程中,目前主要采用的预处理技术有破碎技术、分选技术。破碎技术一般又包括机械破碎、非机械破碎。分选分为风选、磁选、筛分。一般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流程要同时采用机械破碎和非机械破碎、风选、磁选、筛分等才能达到进一步深度处理的要求,造成前处理的流程长、工程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设备维护费用大、运行费高、设备故障率高、耗能高等缺点,势必影响餐厨及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积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集成分选、除杂、破碎和均质等多种功能,具有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能很好的解决困扰当今城市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繁琐的难题,更好地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其包括打浆池、筛网分离器、存储池,所述打浆池内设有循环提升泵及破碎搅拌器,所述打浆池的侧壁及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所述循环提升泵出口端与筛网分离器进口连通,所述筛网分离器内进口下方固定有筛网,所述筛网上方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筛网分离器侧壁在螺旋叶片上方设有出渣口,在螺旋叶片下方设有进气口,所述筛网分离器底部的出料口设有阀门,并与存储池连通。
上述的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打浆池及存储池内设有推流器,所述推流器包括位于池上的倾斜机构及位于池下的搅拌机构。
上述的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其中,循环提升泵主要包括入口、泵体、循环口及出口。入口处设置有旋转的刀片,可以将进入循环提升泵的较大的固形物切碎。通过设置在循环口的时控开关可以实现固形物及液体在箱体内充分混合及提升的自动切换,当切换至循环状态时,固形物及液体在循环提升泵内充分混合,当切换至排出状态时,混合物提升至出口处的出口管。
上述的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破碎搅拌器包括位于池下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表面沿纵向交错分布数个刀片。
上述的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筛网分离器内设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穿过筛网,所述螺旋叶片固定于旋转轴上。
一种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方法,其中,将餐厨及生活垃圾倒入打浆池,与水按重量比例1∶1~1∶3混合,经40~60min混合破碎,在打浆池的边缘和底部收集轻、重垃圾,其余由提升泵导入筛网分离器,圆筒筛网内的旋转轴旋转使螺旋叶片产生离心力并将液体分离出筛网外,轻物质随着螺旋叶片旋转产生的上升气流排出筛网。分离出的液体进入筛网下面水箱并进入存储池内储存。
上述的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方法,打浆池内的垃圾的固含量为5%~10%。
上述的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方法,所述旋转轴的线速度为300~500r/min。
上述的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方法,该筛网的孔径为8~10mm。
上述的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方法,其中,存储池内的均质垃圾保持搅拌。
基于上述结构特点,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集合成分选、除杂、破碎和均质等多种功能,能够完全有效地对餐厨及生活垃圾进行前处理。
2、本发明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方法,工艺流程短,实施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打浆池 11螺旋输送机 12螺旋输送机
13推流器 14循环提升泵 15循环提升泵入口
16循环提升泵循环口 17循环提升泵出口管 18破碎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79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