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除灭水葫芦的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17166.5 | 申请日: | 201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辉;石花蕾;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47/36;A01N43/70;A01N37/22;A01P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葫芦 控释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入侵植物防除的交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除灭水葫芦的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葫芦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十大害草之一,对许多水域造成严重生态破坏,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外,使用除草剂常常会造成水陆两栖动物的死亡,因而不被推崇,国外主要应用生物防治法来治理水葫芦,其中,水葫芦象甲是水葫芦的天敌昆虫,迄今已有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该虫,并获得较好成效。也有用植物病原体等多种方法来治理水葫芦在国外有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在我国许多水域水葫芦也已泛滥成灾,每年造成数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已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在治理水葫芦上花费了大量人力与物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多种尝试,主要手段包括人工打捞清除、化学除草剂防除、利用生物天敌防除以及综合利用等。人工打捞后填埋处理是目前国内治理水葫芦的主要手段,在水葫芦快速生长季节,每年仅打捞一项的花费就高达数亿元。也有人直接喷洒除草剂来对付水葫芦,因直接喷洒的化学除草剂对水体生态的致命危害,存在对环境破坏大、利用率低和操作不安全等不足,因而很少被采用。采用生物象甲来防除水葫芦目前只是进行初步尝试,而且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而由于水体污染的加重,水葫芦会吸收一些有害物质并进行积累,可能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其进行综合利用越来越不受重视。
而控制释放技术(简称控释技术)已在医药、化工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可以保护活性剂的活性、控制其释放速度,提高施用的安全性,使体系中的活性剂在期望的时间内维持有效浓度,从而提高其靶向性和作用效果。目前,控释技术在除灭杂草方面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少,在除灭生命力顽强的水生杂草尤其是水葫芦的领域的应用未见报道,其原因在于控释制剂的制备与应用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鉴于控释技术的高效性、靶向性和安全性,将其针对性地用于除灭水葫芦是相关技术领域的全新课题和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灭水葫芦的控释制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用于除灭水葫芦的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将除草剂制备成控释制剂,可以实现除草剂除灭水葫芦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除灭水葫芦的控释制剂,该控释制剂由控释微球和多功能介质组成,控释微球的质量为多功能介质质量的0.1%~1%。
所述控释微球由下述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在水中制备而成:
除草剂 20%~40%
释放速率调控剂 20%~50%
载体原料 20%~40%。
所述载体原料包括聚合单体、分散剂和引发剂,分散剂的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5%,引发剂的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3%;所述控释微球是由除草剂、释放速率调控剂和载体原料混合后在水中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制备得到,除草剂、释放速率调控剂和载体原料的总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为1/1~1/5。
所述除草剂是本达隆、异丙隆、莠去沣、敌草胺、2,4-D丁酯、盖草能、草甘膦、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氟乐灵、扑草净、百草枯、敌稗、精喹禾灵、果尔、西玛沣、五氯酚钠、2甲4氯、双氟磺草胺、异恶草松、草除灵、禾草克、威霸、甲磺隆、氯磺隆、苯磺隆、甲基二磺隆、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环丙嘧磺隆、啶嘧磺隆、甲酰胺磺隆和烟嘧磺隆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释放速率调控剂是由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戊酯、乙酸丁酯、丙酸丁酯、松节油、环己烷、正己烷、松香水、煤油、二氧六环、苯、甲苯、环己酮和甲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按任一比例组成。
所述聚合单体由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衣糠酸、α-甲基苯乙烯、醋酸乙烯、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羟乙酯、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α-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一缩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双丙烯酸酯、己二醇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按任一比例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7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参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熏蒸投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