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箱门手把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5460.2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江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石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手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于开关箱有关,尤指利用缓冲装置的O型环提高适度的摩擦力以及弹簧罩使开关箱门手把具有缓升效果,可据以防止开启门手把时产生急速弹起的现象。
背景技术
所谓开关箱门扣锁,主要是指用于电气箱或配电箱的门扣锁结构,其一般是于一开关箱体上设有一框座,该框座上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是供容置一锁具、一与锁具相连接的挡片与一把手,该把手一端是枢设于凹槽中,且该端的端部是设有一舌片;由锁具的开启与关闭动作,以控制挡片产生伸缩动作而使把手脱离卡掣,进而驱使把手弹起,再据以带动舌片转动,使其脱离或抵接于箱体内侧,以达到开关箱门的效用。所述结构中,一般是采用扭力弹簧作为驱使把手弹起的手段,当锁具控制挡片收缩时,该把手可由扭力弹簧的弹性回复力而急速弹起,进而提供使用者操作。
惟,前述结构是利用扭力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而得以急速弹起,操作时易造成使用者手指的不适感,且如有不慎,更可能弹伤手部。
此外,把手弹起急速易与框座上其它相关构件碰撞,并容易损及该把手的枢设部位,产生严重地磨耗受损的情况,导致相关构件的使用寿命缩短;此外,构件相互急速碰撞更会衍生噪音,增添操作上的不适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可防止开启时产生急速弹起现象,并由缓升的效果,提升整体质感的开关箱门手把。
本发明所述开关箱门手把,主要包含:
一门扣本体,其两端各开设有第一容室与第二容室,门扣本体表面并开设有连通该第一容室与第二容室的第三容室,所述第一容室内侧设有通孔,于第一容室外部后端周缘处设有挡缘。
一连动轴,是置于第一容室内,其可依轴向定义出枢接段、轴身段及穿出于通孔的固定段,该轴身段上凹设有一连通枢接段开口的容置槽,该固定段的外径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于容置槽中,并设置有一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含一弹簧罩及一呈预压状态的弹簧,弹簧头端顶抵于容置槽内侧,尾端顶撑在弹簧罩内侧,使弹簧罩可适时突出或被压缩于容置槽中,于弹簧罩周缘设一具有O型环的O型环槽,当缓冲装置置于容置槽时,可通过该O型环提高适度的摩擦力,可获得该缓冲装置的效果。
一锁具,是置于第二容室内,其包含一锁心体与一可由锁心体连动的挡块,该挡块一端设有扣持部,相异一端设有挡壁,该挡壁与第二容室内壁间设有一复位弹件;一手把,是置于第三容室内,手把一端位于第二容室,该端设有可为挡块扣持部所扣持的扣掣槽,手把相异一端位于第一容室,该端设有与连动轴的枢接段枢设的枢设部,该枢设部并抵制于缓冲装置的弹簧罩上。
一舌片,是设于门扣本体后面,且固接于连动轴的固定段末端,舌片与连动轴间并套掣一限位环片,该限位环片内缘设有可卡掣凹槽而供定位于连动轴上的凸部,限位环片外缘设有可用以抵制挡缘的抵接部,以限定连动轴带动舌片转动的角度。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对本发明的构造特征与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其中:
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态样的立体组合图。
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态样的立体组设图。
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态样关闭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发明较佳实施态样开启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主要包含:一本体10、一穿设于本体10两端的一连动轴20及一锁具30、一设于本体10正(前)面的手把40以及一设于本体10背(后)面且固接于连动轴20一端的舌片50,该手把40的前端是枢设于连动轴20,手把40后端则可配合锁具30卡掣或脱离的效用而适时形成开启或关闭的状态。
该本体10主要是固定在一箱体(例如电气箱或配电箱…等)的门板(图中未示)上,该门扣本体10两端,各开设有第一容室11与第二容室12,分别提供容置连动轴20与锁具30,本体10上同时设有一自正(前)面凹陷且连通第一容室11与第二容室12的第三容室13,以供容置手把40;该第一容室11内侧,更设有一通孔111,以便连动轴20伸出第一容室11以连结舌片50;于第一容室11外部后端面临于周缘处,则凸起成形有二位于对角位置的挡缘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石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石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5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