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去除高硫煤矿井下硫化氢气体的药剂及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15346.X 申请日: 2011-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2357333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2
发明(设计)人: 王寿全;林海;余玉江;韦威;刘万波;王亚楠;董颖博;陈月芳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B01D53/78 分类号: B01D53/78;B01D53/86;B01D53/52;E21F17/18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代理人: 刘淑芬
地址: 610091***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去除 煤矿 井下 硫化氢 气体 药剂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煤矿生产安全领域,旨在解决高硫煤矿井下硫化氢突出的问题,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背景技术

煤矿开采尤其是高含硫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随瓦斯突出或矿井水突然涌出产生大量的硫化氢(H2S)气体,H2S是一种剧毒的可燃气体,无色,带有臭鸡蛋气味,其密度是空气的1.19倍,极易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CO的2.7倍,是CH4 的93倍多。H2S既是一种刺激性气体,也是一种腐蚀性的气体。H2S浓度在0.4mg/m3时,人能明显嗅到其臭味;70~150 mg/m3时,吸入数分钟即发生嗅觉疲劳而闻不到臭味,浓度越高嗅觉疲劳越快,越容易使人丧失警惕;超过760 mg/m3时,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可能引起生命危险;超过1000 mg/m3,可致人电击样死亡。据统计,H2S中毒的人数在我国居中毒发病人数的第4位,死亡人数居第2位。同时,H2S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也会危及设备安全。

H2S是煤矿有毒有害气体之一,但H2S的存在远不如甲烷(CH4)普遍,目前大部分矿井没有出现H2S气体或H2S含量很低,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对H2S的防治研究深度及广度远不及对CH4的研究。原苏联马凯耶夫煤矿安全研究院于20世纪50年代初即开始对顿巴斯矿区一些煤矿中出现的H2S进行研究,在防治方面建立了一些措施。中国于1958年开始对新疆西山煤矿的H2S进行研究和治理;1966年对鹤壁矿务局四矿的H2S进行了研究和治理,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外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增加通风量和喷洒碱性溶液。

上述治理方法一般用于低浓度H2S的治理,对于解决高硫煤矿井下H2S的突出问题具有很大的应用限制,目前尚未有针对矿井下突出H2S气体治理的相关报道,因此煤矿H2S突出的快速控制是当今很多矿井所面临的难题,开发一种快速去除矿井下硫化氢气体的方法对确保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开发出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吸收硫化氢气体的方法,主要包括药剂的配方和使用该药剂的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去除高硫煤矿井下硫化氢气体的药剂,以碳酸钠为碱性吸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氯胺-T为催化氧化剂,按照碳酸钠质量分数0.15%~0.3%,氯胺-T质量分数为0.3%~0.5%配制成溶液。

本发明一种快速去除高硫煤矿井下硫化氢气体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硫化氢传感器(1)、感应开关(2)、报警装置(3)及弥雾机(4)四部分;

所述弥雾机具有一感应开关控制其工作;

所述硫化氢传感器控制感应开关及报警装置的动作;

所述硫化氢传感器设置矿井下硫化氢的浓度限制,当浓度超过传感器设定的限制时,传感器启动报警装置自动报警并控制感应开关使弥雾机处于工作状态;当空气中硫化氢气体含量降低到安全浓度时,硫化氢传感器控制弥雾机停止工作;

所述弥雾机药箱内储存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

进一步的,所述弥雾机(4)设有一备用药箱。备用药箱可以在机器发生故障时及时的进行修改和替换。

进一步的,所述弥雾机(4)的喷雾量为 2.5L/min;弥雾距离为15-20m。上述优选参数是根据高硫煤矿井下硫化氢气体的浓度、面积等做出的优选,将药剂分散成粒径极其微小的颗粒,使得药剂能迅速充分的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而使硫化氢气体得以快速的清除。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目前矿井中采取单一的碱液喷洒措施,利用酸性气体在碱液中较高的溶解度,如反应式(1)所示,硫化氢被碳酸钠溶液吸收生成HS-

                       式(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四川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53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