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优异剪切性能的聚脲润滑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5218.5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程型国;周圆;张龙华;秦俪萍;强永席;刘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15/08 | 分类号: | C10M115/08;C10M169/06;C10M177/00;C10N30/10;C10N40/02;C10N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东晖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优异 剪切 性能 润滑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脲脂是脲类化合物稠化基础油形成的一种具有塑性的润滑剂,它具有突出的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已广泛的应用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器设备、军事工业等领域。各国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许多种聚脲脂,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润滑脂添加剂配方,都侧重提高聚脲脂的性能。在实际使用中,润滑脂的纤维结构会由于机械的剪切作用遭到破坏,聚脲脂唯一的缺点就是剪切安定性较差,特别是在低剪速下严重软化。并且,润滑脂的稠度越大,剪切后变化率越大,所以,稠度为3号的聚脲脂比2号聚脲脂更容易在剪切工况下软化,目前还未见能够将3号聚脲脂的剪切变化率控制在10%以内的报道。影响聚脲脂剪切性能的因素主要是基础油粘度和种类、有机胺原料组分、制备工艺等。如US6916762B2采用不饱和脂肪胺、饱和脂肪胺、环烷胺三组分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成脲类化合物为稠化剂的2号聚脲脂剪切变化率小于8.37%,其稠化剂的结构式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脲脂的制备方法,从结构层面改善聚脲脂的剪切安定性,合成出的2号聚脲脂的剪切变化率小于8.8%,3号聚脲脂的剪切变化率小于7%。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50~120℃基础油的存在下,使C2~C20脂肪单胺和脂肪二胺与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反应;(2)用水将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中和,继续反应至温度为130~200℃。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
(1)在基础油中加入脂肪胺、环烷胺和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在50~120℃,优选50~100℃反应0-2个小时至有机胺完全反应。其中二异氰酸酯为理论量的105%-200%(重量百分比),优选105%-150%(重量百分比),基础油用量为反应物总重的60~95%(重量百分比),优选75~90%(重量百分比)。
该步骤反应式为:
R1-NH2+OCN-R2-NCO→R1-NH-OC-NH-R2-NH-OC-NH-R1
R3-NH2+OCN-R2-NCO→R3-NH-OC-NH-R2-NH-OC-NH-R3
R1-NH2+R3-NH2+OCN-R2-NCO→R1-NH-OC-NH-R2-NH-OC-NH-R3
其中,R1-NH2为脂肪单胺,R1为C2~C20烷基,优选C2~C18烷基,例如,所述脂肪单胺可以是癸胺、辛胺、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十八胺等。OCN-R2-NCO为二异氰酸酯,R2可以为芳基或烷基,优选C6~C30芳基,更优选C6~C15的芳基,R3-NH2为环烷胺,R3为C6~C20环烷基,优选C6~C18环烷基。NH2-R4-NH2为脂肪二胺,R4为C2~C20烷基,优选C2~C10烷基,例如,乙二胺、己二胺、对苯二胺。
(2)在80~120℃,加入过量水使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完全中和,继续反应至温度升至130~200℃,优选150~200℃,恒温0~3小时,优选10min~60min,即加入冷油使物料迅速冷却,研磨成脂。其中水的用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过量即可。
该步骤反应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5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臭阻燃功能的天鹅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麻纤维脱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