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推进叶片的杆翅式卧式双轴搅拌再沸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5103.6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冯惠生;刘叶凤;单纯;徐菲菲;杨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推进 叶片 杆翅式 卧式 搅拌 再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沸器,尤其涉及具有较强搅拌、传热和传质效果的带有推进叶片的杆翅式卧式双轴搅拌再沸器。
背景技术
蒸发、蒸馏过程常常采用热虹吸式再沸器和凯特尔釜式再沸器(ZL 200920088831.3,2010;ZL 200810053594.7,2010)。凯特尔釜式再沸器在釜体顶部设有气体出口、人孔,再沸器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热虹吸式再沸器的再沸器底部设置有物料进口、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部分物料在蒸发釜内被管程的热媒加热至沸腾状态后,由气体出口进入蒸馏塔。对于高沸点物料,尤其是同时具有高粘度、高凝固点、强热敏性特点的重质焦油或酚焦油、煤焦油、高分子等类似物料,它们通常会出现在高温下发泡或膨化,有的还甚至会出现流变固化的现象,如果采用常规的热虹吸式或凯特尔式再沸器,操作状态下由于物料的粘度较大,温度很高,流动性差,尤其是再沸器内搅拌效果很差,存在较多死角,部分物料很容易滞留在换热管间,易造成碳化或者膨化(发泡后变成固体)现象,导致传热效果很差,甚或堵塞设备,使操作无法正常进行。如果采用常规的热虹吸或凯特尔式再沸器,为了确保长期安全的运行,必须保证再沸器内物料的粘度不能太高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通常在常规再沸器中残留过多的产品组分以降低物料粘度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而不但造成产品损失过大,产品收率降低,而且增加了固体或液体废渣的排放量,环境污染严重。而且此类再沸器传热效果差,能耗过大。
中国专利(ZL 200610072929.0,2008;ZL 200810053594.7,2010)等对再沸器做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取得了较好效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物料粘结在釜体内,提高了收率,保障了系统连续稳定安全运行,但上述设备中仍存在极少量的搅拌死角,转轴中热媒与釜体热媒进出口相同,使得搅拌、传热、传质效果仍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增强搅拌效果,具有自清洁作用,减少热敏损失,提高传热效率和分离收率,降低能耗,减少废物排放,保证系统能连续稳定安全运行的带有推进叶片的杆翅式卧式双轴搅拌再沸器。
本发明的带有推进叶片的杆翅式卧式双轴搅拌再沸器,它包括釜体、电机以及与所述的电机相连的减速机,在所述的釜体顶部分别设置有物料进口、气体出口和人孔,在釜体底部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物料出口,在所述的釜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减速机输出轴相连的两个转轴,在所述的两个转轴上分别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杆式搅拌翅,在所述的每一杆式搅拌翅上设置有推进叶片,所述的两个转轴上的杆式搅拌翅和推进叶片彼此交错地设置。
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消除了搅拌死角,强化了搅拌效果;杆式搅拌翅与杆式搅拌翅之间以及杆式搅拌翅与釜体内壁和转轴之间可以相互刮净粘结在其上的物料,具有很强的自清洁效果,可以避免物料粘结在釜体内;强力的混合和捏合作用能有效地破碎结焦物质,使釜内气液相界面能多次被更新;随着转轴的转动,推进叶片会产生螺旋式轴向运动,因而推动高粘度、高凝固点液体物料在受热部分汽化的同时,被送出再沸器,被送出的物料可实现一次受热,也可以进行循环再进入再沸器,进行二次或多次受热汽化,缩短了物料在再沸器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因过热碳化或膨化所导致的热敏损失。物料即使在经过再沸器后变成固体或粉末,也可以被推出设备,保障设备安全连续运行,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提高收率,获得更多的要回收的产品,降低排放残渣的量。同时,由于所述釜体壁面、转轴、杆式搅拌翅、推进叶片采用中空结构或设置有其上开有进口和出口的夹套,其间可通入热媒介质,还可以强化传热,降低能耗。
本发明装置可用于高沸点、高粘度、强热敏性和易结垢甚至还可能受热变成固体的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带有推进叶片的杆翅式卧式双轴搅拌再沸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再沸器的双转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再沸器沿径向截面剖开后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5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砷酸锆键合磁性硅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家用净化过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