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皮杀线虫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14562.2 申请日: 2011-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2246831A 公开(公告)日: 2011-11-23
发明(设计)人: 魏艳敏;宋庆丰;马喆;蔡建波;尚巧霞;张夏兰;胡盼;耿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农学院
主分类号: A01N65/32 分类号: A01N65/32;A01P5/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2206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丹皮 线虫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皮杀线虫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为植物根系专性寄生物,是当前影响农业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原物。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植物提取液防治线虫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至今已报道的杀线虫植物约有102科226属316种,其中研究较多的有菊科、楝科、豆科、十字花科、茄科、禾本科、大戟科、罂粟科、夹竹桃科、含羞草科、百合科等,但自然界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许多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还未被发现,《中国有毒植物》一书列入有毒植物1300多种,其中,许多种类都具有杀虫活性。其中很多植物都可以就地取材,应用方便,效果明显,因此目前国内对杀线虫植物资源的筛选及毒杀活性测定等方面有较多研究,充分调查和挖掘出更多更有效的新杀线虫植物种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文献报道牡丹皮中主要含有丹皮酚类和芍药苷类成分,包括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牡丹酚新甙(Apiopaeonoside)、牡丹酚原甙(Paeonolide),亦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苯甲酰氧化芍药甙(Benzoyl-oxypaeoniflorin)等。其活性物质在人类医学上具有抗炎作用、抑菌作用,并具有解热、镇痛和解痉等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未见相关报道,也未见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用于植物根结线虫病防治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牡丹皮与乙酸乙酯混匀,得到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即得到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

所述牡丹皮为牡丹的根皮。

步骤1)中,所述牡丹皮与乙酸乙酯的配比为10g∶(45-55)ml;

步骤2)中,所述超声的功率为300W-500W,所述超声的工作频率为28KHz-100KHz,所述超声的时间为25min-35min;所述超声的温度为23℃-28℃。

步骤1)中,所述牡丹皮与乙酸乙酯的配比为10g∶(45、50或55)ml;

步骤2)中,所述超声的功率为300W、400W或500W,所述超声的工作频率为28KHz、45KHz或100KHz,所述超声的时间为25min、30min或35min;所述超声的温度为23℃、25℃或28℃。

在步骤1)前,还包括将所述牡丹皮粉碎至35目-45目大小的步骤;所述牡丹皮粉碎至具体为35目、40目或45目大小;

在步骤2)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超声处理得到的超声产物依次经抽滤、滤液浓缩至膏状,得到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

由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的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在杀线虫和/或防线虫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的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制备线虫的生防制剂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线虫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虫的生防制剂。

本发明提供的生防制剂,其活性成分为所述的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

所述线虫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采用乙酸乙酯对牡丹皮进行提取,并将提取液对根结线虫的毒杀效果测试,结果为该提取物对根结线虫有强的毒杀活性;说明本发明的提取物为今后根结线虫生防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牡丹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获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4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