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反射镜的激光弹着点位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3451.X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保林;张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2B26/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反射 激光 弹着点 位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反射镜的激光弹着点位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激光弹着点的期望深度;
将反射镜复位到基准共轭位置;
将激光入射点控制在激光入射孔范围内;
将反射镜从基准共轭位置向远离CCD方向移动一位移量,该位移量是所述期望深度的一半;
将激光成像点移动到靶腔内壁成像圆周的任意目标点;
调节激光成像点的焦斑直径大小以达到最优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检测激光入射点是否控制在激光入射孔范围内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激光入射点控制在激光入射孔范围内的步骤包括:将激光在CCD上的成像点控制在以靶腔中心为圆心,直径小于激光入射孔内径的圆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激光成像点移动到靶腔内壁成像圆周的任意目标点的步骤中,所述任意目标点反映了激光弹着点在靶腔内壁圆周上的分布位置,并且该分布位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指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调节激光成像点的焦斑直径大小以达到最优值的步骤包括:控制聚焦透镜沿其光轴平动,使焦斑直径调节到满足实际工艺要求的最优值。
6.一种基于动反射镜的多束激光弹着点位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需要调节的多束激光弹着点的期望深度;
将反射镜复位到基准共轭位置;
将所述多束激光入射点控制在激光入射孔范围内;
将反射镜从基准共轭位置向远离CCD方向移动一位移量,该位移量是所述期望深度的一半;
将所述需要调节的多束激光的成像点移动到靶腔内壁成像圆周的任意目标点;
调节激光成像点的焦斑直径大小以达到最优值;
对其它需要调节的多束激光,重复前述步骤,直至调整完所有多束激光弹着点的期望深度和靶腔内壁圆周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检测激光入射点是否控制在激光入射孔范围内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激光入射点控制在激光入射孔范围内的步骤包括:将激光在CCD上的成像点控制在以靶腔中心为圆心,直径小于激光入射孔内径的圆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激光成像点移动到靶腔内壁成像圆周的任意目标点的步骤中,所述任意目标点反映了激光弹着点在靶腔内壁圆周上的分布位置,并且该分布位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指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调节激光成像点的焦斑直径大小以达到最优值的步骤包括:控制聚焦透镜沿其光轴平动,使焦斑直径调节到满足实际工艺要求的最优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34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陶瓷筷子架
- 下一篇:试车场路面圆形凸台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