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改良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样磨耗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12838.3 | 申请日: | 201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1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戴叙生;戴建斌;戴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高思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乳化 沥青 混合 试样 磨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桥铺设材料测试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样磨耗仪。
背景技术
浮化沥青混合料通常简称为沥青混合料或沥青结合料,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于各类路面和桥梁等。沥青结合料可提高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富有柔顺性和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包括次高级路面)。
近几年来,高级道路和次高级道路建设的速度不断提高,同时对沥青路面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为了既确保路桥质量,又不致以因盲目性而浪费原材料,因此通常需对乳化沥青混合料在投铺(投用)前进行测试,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测知(测定)耐磨损性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614642A推荐了一种沥青混合料路面磨耗模拟器及其测试方法,其是在支架的两端各枢转设置一模拟车辆的轮胎,在支架的上部放置模拟载荷的砝码,由安装在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电机与前述的轮胎传动连接。在电机(专利称发动机)的工作下,使轮胎旋转,将被测的沥青混合料置于车辙板上并且对应于轮胎的下方,在轮胎的旋转下对置于车辙板上的沥青混合料试样摩擦,结束后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车辙板上轮胎作用位置的沥青混合料的摩擦系数(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第4页第1至15行以及该专利申请的图1)。
上述专利申请方案虽然客观上具有在其说明书第4页的优点效果栏中的六点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整体结构较为庞大,难以适合普通的路桥部门的测试室使用;由于是以一对轮胎的模拟方式对由沥青混合料做成的车辙板摩擦,因此制作试样的体积大,不利于节约沥青混合料试样。当然,采用由动力传动机构带动下的摩擦辊对放置于试样盛料盘内的沥青混合料试样进行磨耗无疑能够消除前述缺憾。但是在目前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并且也未闻有业界获得成功的报道。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缩小整体体积而藉以体现可移动性并满足普通的路桥部门测试室使用要求以及有利于节约沥青混合料试样的结构改良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样磨耗仪。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良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样磨耗仪,包括一机架;一支承座,固定在机架的顶部,并且在该支承座的一端的底部固设有一齿圈;一动力传动机构,设在支承座上;一行星机构,与动力传动机构连接,并且与齿圈相配合;一磨盘座,设在所述机架的下部,该磨盘座上配置有一试样盛料盘,该试样盛料盘对应于所述行星机构的下方,特点是:还包括有一自转机构,该自转机构包括支架、第一、第二摩擦辊配接头和连接套,在支架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固设有一连接套座,连接套的下端与连接套座固定,上端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的行星机构连接的凸销槽,第一、第二摩擦配接头彼此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摩擦配接头与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而第二摩擦配接头与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第二摩擦辊配接头之间转动地设置有一摩擦辊,该摩擦辊对应于所述试样磨料盘,其中:第一、第二摩擦辊配接头的形状均呈L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提供了合理结构的自转机构,因此能够显著缩小整机体积而体现可移动性,并且十分适合于普通的路桥施工部门的测试室作用,此外还可缩小被测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样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高思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高思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2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雷器保护框架
- 下一篇:三维画面显示控制装置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