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1323.1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5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安同伟;陈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1/14;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脾胃 不和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季节交替之际,畜禽脾胃病多发。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部胀痛、粪便稀软等症状对畜禽养殖危害严重。而传统的中药制剂见效慢,效果不明显,西药的药物残留问题不易控制,治疗效果不持久,容易产生耐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提高畜禽免疫力的功效,并且不会发生药物残留,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
山楂 60-80份;
陈皮 40-60份;
甘草 20-30份;
龙胆草 20-30份;
茯苓 10-20份;
薄荷 20-30份。
而且,该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最优重量份数比为:
山楂 80份;
陈皮 50份;
甘草 25份;
龙胆草 30份;
茯苓 10份;
薄荷 30份。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山楂、陈皮、甘草、龙胆草、茯苓、薄荷进行粉碎,并且分别全部通过80目筛;
(2).将过筛后的山楂、陈皮、甘草、龙胆草、茯苓以及薄荷放入混合罐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促进受损胃粘膜修复,加快溃疡面愈合;增加胃粘膜上皮细胞粘液的分泌,加强胃粘膜的保护屏障;改善胃腔异常生化环境,抑制异常细菌增殖;促进胃肠蠕动及胃幽门括约肌张力,减少胆汁返流;对胃粘膜有理想的营养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2.本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含有山楂、陈皮、甘草、龙胆草、茯苓、薄荷,具有健脾理气开胃,清热燥湿,泻肝火,并具有增强消化、提高食欲作用。其中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清热燥湿,泻肝火。并具有增强消化、提高食欲作用。山楂能增加胃中酶的分泌,促进消化;茯苓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3.本发明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能够有效提高畜禽免疫力,并且不会发生药物残留,使用非常方便,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组分中麻黄、黄芩、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甘草,金银花、连翘均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山楂80g、陈皮50g、甘草25g、龙胆草30g、茯苓10g、薄荷30g。
一种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山楂、陈皮、甘草、龙胆草、茯苓、薄荷进行粉碎,并且分别全部通过80目筛;
(2).将过筛后的山楂、陈皮、甘草、龙胆草、茯苓以及薄荷放入混合罐里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治疗脾胃不和的中药组合物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具有平喘止咳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山楂60g、陈皮40g、甘草30g、龙胆草30g、茯苓20g、薄荷20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具有平喘止咳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组合物的组分及其重量分别为:山楂70g、陈皮50g、甘草25g、龙胆草25g、茯苓15g、薄荷25g。
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同实施例1。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按家畜10-20g的量内服本发明,家禽1-5g的量内服本发明,即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本发明对动物性实验鸡食欲不振的试验:
1.1.35日龄鸡120只,均有食欲不振,食少现象,随机分组,每组40只,共三组。即本发明治疗组、平胃散对照组、空白对照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进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煤粉炉的导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