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状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1273.7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陶菲菲;王林霞;沈永淼;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49/06 | 分类号: | C01G49/0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王余粮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状 氧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溶剂热法合成球状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四氧化三铁(Fe3O4)是一种重要的尖晶石型铁氧体,是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无机材料,由于其在光、电、医药、磁介等方面具有一般块体材料无可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所以在国防、环境工程、表面工程、化工、电子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种制备四氧化三铁的方法倍受关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多种合成方法,如化学共沉淀法、油/水乳液法、热分解法、溶剂热合成法、声化学法、喷射分解法、弧放电法、燃烧合成法等。尽管四氧化三铁的制备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各种合成方法都存在不足。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对制备方法必然提出新的要求,不断完善现有的制备方法、探索新的合成路线,仍然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分散性、粒径均一、大小可控的球状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球状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六水合三氯化铁为铁源,乙二醇为溶剂,常温常压下,磁力搅拌使三氯化铁完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2)、将乙酸铵加入步骤(1)所配制的澄清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充分混合得棕色澄清溶液;
(3)、将步骤(2)所配制的溶液密封放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内,并将该反应釜置于烘箱中,以5℃/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190-20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12-24 h;
(4)、步骤(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的黑色固体即为球状四氧化三铁;
(5)、将球状四氧化三铁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后,在80℃的烘箱中烘干即可得成品。
进一步的设置如下:
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4 h;
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195℃,反应时间为24 h;
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12 h;
步骤5中:烘干时间为6 h以上,优选为6-8 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使用的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球状粒子的尺寸易于控制,可以合成出形状均一、尺寸可控的球状四氧化三铁。
附图说明:
图1是按实施例一所述方法制备的球状四氧化三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SEM,JEOL JSM-6360LV,加速电压为10kV);
图2是按实施例二所述方法制备的球状四氧化三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SEM,JEOL JSM-6360LV,加速电压为10kV);
图3是按实施例三所述方法制备的球状四氧化三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SEM,JEOL JSM-6310LV,加速电压为10kV)。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制备过程进行,在常温常压下将3×10-3 mol FeCl3·6H2O加入25 mL乙二醇中,通过磁力搅拌,使六水合三氯化铁完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将1.5×10-3 mol乙酸铵加入上述澄清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使其充分混合得棕色澄清溶液。将该棕色澄清溶液密封放置于容积为30 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并将该反应釜置于烘箱中,以5 ℃/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200 ℃,并在该温度下反应24 h。待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混合物经过离心机在10000 r/min速率下分离1 min,将得到的黑色固体用无水乙醇清洗5次以上,得到的固体在80 ℃的烘箱中进行烘干,烘干时间6 h,即可得产品。取微量上述制备的产品用无水乙醇分散得悬浊液,将此悬浊液滴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台上,自然晾干,再离子溅射镀上一层约5 nm的金属铂膜后,即可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图1)。通过表征可知,产物为直径约500 nm的四氧化三铁微球。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