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11105.8 | 申请日: | 201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泉;黄松辉;萧博文;杨淮泽;徐乾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18 | 分类号: | G09G3/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显示装置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纸分段显示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显示装置在各种电子产品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数字时钟、招牌或价格卷标中会使用到分段显示装置。而且,随着电子产品轻薄短小且易于携带的发展趋势,市场上更出现了具有厚度薄且省电等优点的电子纸显示器,如电泳显示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粉体移动显示器(Quick Response-Liquid Powder Display,QR-LPD)与电湿润式显示器(Electro-wetting Display,EWD)。
以电泳显示器为例,其是一种藉由电场来控制带电粒子分布型态,进而改变显示区对环境光的反射率,以产生显示效果的显示器。基于其显示原理,电泳显示器具有双稳态(Bistability)以及无须额外的发光光源的特点,因而可具备厚度薄且省电等优点。
然而,在现有的分段显示装置中,通常都是由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器件的,其使用时仍需较多的电力消耗,因此容易给分段显示装置的使用造成不便。
因此,如何降低分段显示装置电力消耗,从而进一步改善分段显示装置的使用性能,实为相关领域之人员所重视的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显示装置,其较为省电。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段显示装置,其包括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第一电路模块及第二电路模块。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具有第一接点组。第一电路模块具有第一基板、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第一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二接点组及第三接点组相连接,第二接点组与第一接点组相连接。第二电路模块具有第二基板、第二控制单元与第四接点组,第二控制单元与第四接点组相连且形成于第二基板上,第四接点组与第三接点组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分段显示装置,其包括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及第一电路模块。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具有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接点组。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接点组相连接。第一电路模块具有第一基板、第二控制单元与第二接点组。第二控制单元与第二接点组相连接且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第二接点组与第一接点组相连接。
上述分段显示装置采用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作为显示器件,由于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具有省电的优点,因此有利于整体减少分段显示装置的电力消耗,从而提高分段显示装置使用的方便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20、30、40:分段显示装置
12、32、42:电子纸分段显示单元
122、322、422:第一接点组
14、24、34、44:第一电路模块
142、342、442:第一基板
144、324、424:第一控制单元
146、346、446:第二接点组
148、248:第三接点组
149:第一被动电子元件组
16:第二电路模块
162:第二基板
164、344、444:第二控制单元
166:第四接点组
168:第二被动电子元件组
169:电源供应元件
245:芯片
326、348、448:被动电子元件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分段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