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10801.7 | 申请日: | 201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军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护坡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公路、铁路、水利、电力、矿山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有大量的挖方、填方,形成大量的裸露边坡,裸露边坡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局部小气候变化、生物链破坏等。因此,采取工程措施进行防护及人工绿化恢复植被和生态功能,减少灾害,保护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使用的护坡方法有多种多样,使用较多的是利用混凝土材料护坡。比较早的是用平面模板混凝土整体浇筑。这种方法虽然护坡效果不错,但无法绿化,环境破坏严重。为了能够对护坡进行绿化,人们采用预制好的混凝土砖将边坡砌起来,在砖中间的空格处种植植物,这种方法虽然达到了绿化的效果,但砖与砖之间很难形成整体,容易在水流的冲刷下坍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现浇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在边坡现场进行网格梁的浇筑,并使得网格梁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与边坡固定连接,使护坡结构稳定的同时为边坡的绿化奠定了基础。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现浇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坡面上安装锚杆;2)在坡面上交错铺设多根钢筋,形成包含多个网格的钢筋网;3)将每个网格的每个节点处的两根所述钢筋固定在一起,并将所述钢筋网与所述锚杆固定连接;4)在每个网格内安置模具,使钢筋网上的所有邻接模具通过其边板围成相互连通的空腔;5)向所述空腔浇筑网格梁成型材料,以便在坡面上形成多个网格梁,多个网格梁连接成包含多个用来种植的所述网格的网状护坡。
其中,每个所述模具的所述边板包括圆弧形边板和八字形边板,八字形边板的两端分别与圆弧形边板的两端连接形成整体。
特别是,还包括在所述步骤1)之前进行的在所述坡面的底部筑造护脚的步骤,所述步骤4)中,所述模具由所述护脚向所述坡面顶部逐排安置,每个模具的所述圆弧形边板的中部与安置在下排的两相邻模具的一个端部对接,其两端部分别与安置在同排的两相邻模具的一个端部对接,其所述八字形边板的中部分别与安置在上排的两相邻模具的一个端部对接。
其中,网格梁包括圆弧形梁和其两端分别与圆弧形梁两端连接成整体的八字形梁,八字形梁包含两个小圆弧形梁。
特别是,网格梁的斜高与所述坡面之间的夹角C、所述坡面的倾斜角度β、所述网格内土体的自然休止角α之间存在以下关系:∠C=90°+α-β;网格梁的斜高h、所述圆弧形梁的中部与所述八字形梁的中部之间的距离R、圆弧形梁和八字形梁底部宽度b、所述坡面的倾斜角度β、以及所述网格内土体的自然休止角α之间存在以下关系:h=(R-b/2)×sin(β-α);其中,圆弧形梁和八字形梁底部宽度b、所述小圆弧形梁的弦长D、所述八字形梁的张角γ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圆弧形梁弦长L、所述圆弧形梁的中部与所述八字形梁的中部之间的距离R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特别是,边板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邻接模具通过所述连接孔在其边板顶部相互连接。
其中,八字形边板由相互连接形成“八”字形的两小圆弧形边板组成,两小圆弧形边板的曲率半径与所述圆弧形边板的曲率半径相等,两小圆弧形边板的长度分别为所述圆弧形边板长度的一半。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现浇生态护坡,包括:交错安装在坡面上形成网格状的多根钢筋;和浇筑在钢筋上并相互连接的多个网格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的现浇生态护坡采用在坡面上铺设模具,从而进行坡面上多个网格梁的整体成型,成型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2)本发明采用的模具使得现浇成型的网格梁与坡面之间存在固定的关系,从而使得网格梁的使用范围广泛,根据不同的坡面可以成型不同的网格梁,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3)本发明采用的模具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安装、拆卸非常方便;
4)本发明坡面上成型的网格梁能够形成蓄水平台,对自然边坡变缓的同时可对自然降雨进行蓄积,有效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同时大大降低旱区养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现浇生态护坡的立体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现浇生态护坡坡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单个网格梁的俯视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单个网格梁的主视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网格梁安置在坡面上时沿径向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军,未经王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