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鹤草酚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0053.2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庆;刘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9/84 | 分类号: | C07C49/84;C07C4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鹤草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鹤草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鹤草酚( Agrimophol)又叫仙鹤草酚,是一种间苯三酚类化合物,CAS号65792-05-4分子式C26H34O8,分子量474.55,分子结构式:
鹤草酚,淡黄色结晶,熔点138.5-139.5℃。易溶于氯仿、苯,微溶于甲醇、乙醇,遇三氯化铁呈棕褐色,遇浓硫酸呈橙红色。鹤草酚对猪肉绦虫 囊尾蚴、幼虫、莫氏绦虫和短膜壳绦虫均有确切的杀虫作用。
仙鹤草为蔷薇科 Rosaceae龙芽草属 Agrimonia植物,又叫鹤草芽、龙牙草、施州龙牙草、瓜香草、黄龙尾等,全草含仙鹤草素、仙鹤草内酯、鞣质(为焦性儿茶酚鞣质、没食子鞣质等)、甾醇、有机酸、酚性成分、皂甙等,具有止血、杀虫、抗肿瘤作用。
现有从仙鹤草中提取鹤草酚的方法,多是采用硅胶柱分离。杜超采用通过溶剂提取及反复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Sephadex LH-20和反复重结晶等手段制备得到鹤草酚等10个成分。传统的柱层析分离,会造成产品死吸附,导致产品收率低,而且操作复杂,一般较难放大和再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鹤草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操作简单,收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鹤草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 取仙鹤草药材粉碎,加5-10倍量60-9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3次,提取液加活性炭脱色,过滤浓缩,浓缩液用氯仿萃取,萃取液回收试剂,得粗提物;
2)将上述粗提物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监测,根据图谱收集目标成分,流分减压回收试剂,干燥即得高纯度鹤草酚。
所述步骤2)中的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可选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配比2-5∶5-7∶3-5∶4-5,取上相做流动相,下相用磷酸二氢钠调节pH5-6做固定相。
所述步骤2)中的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可选氯仿、甲醇、水,配比5-10:3-7:4-7,取下相做流动相,上相用三乙胺调节pH7.5-8做固定相。
本发明的优点是:方法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这种方法是液液分配色谱,不产生死吸附,分离过程产品不损失,配合紫外检测器在线监测,操作简单,所得物质纯度高,制备周期短,制备量较大,可连续化生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仙鹤草药材粉碎,称取2kg,加10倍量6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提取液加300g活性炭脱色,过滤浓缩至250ml,加氯仿萃取3次,萃取液回收试剂,得粗提物20g。取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按2∶5∶3∶4比例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混合,取下相用磷酸二氢钠调节pH6充满高速逆流色谱柱中做固定相,转动主机,转速调节为800rpm,泵入上相,待建立动态平衡后,流速调节为2ml/min,同时取流动相溶解粗提物,由进样阀进样,根据紫外检测器图谱,收集目标成分,回收试剂,干燥得到1.2g鹤草酚,经HPLC检测,含量98.5%。
实施例2:
仙鹤草药材粉碎,称取2kg,加6倍量9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提取液加500g活性炭脱色,过滤浓缩至200ml,加氯仿萃取3次,萃取液回收试剂,得粗提物17g。取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按5∶7∶3∶5比例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混合,取下相用磷酸二氢钠调节pH5充满高速逆流色谱柱中做固定相,转动主机,转速调节为900rpm,泵入上相,待建立动态平衡后,流速调节为3ml/min,同时取流动相溶解粗提物,由进样阀进样,根据紫外检测器图谱,收集目标成分,回收试剂,干燥得到1.3g鹤草酚,经HPLC检测,含量97.3%。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