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表面绒毛的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9248.5 | 申请日: | 201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兴;高桂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鹏程植绒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G1/00 | 分类号: | D06G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表面 绒毛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织物表面绒毛的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织物在经过一系列植绒工序处理后,其表面尚粘有少量残余绒毛,目前对这部份绒毛的清理是采用一种毛刷装置,但是由于织物表面带有静电,致使毛刷不能完全刷尽粘附在织物表面的残余绒毛,影响了成品织物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织物表面绒毛的清理装置,能够排除清理区静电干扰,将粘附在织物表面残余绒毛清理干净,确保成品织物的质量。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紧布器导辊和输送网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风机、风道;所述风机进风口处设有滤网,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风道相通;所述风道分上路风道、下路风道;所述下路风道为软材质风道,所述下路风道出风口端位于所述输送网带的前端上部;所述上路风道的出风口端垂直正对于所述输送网带的上表面,所述紧布器导辊位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端前部。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下路风道迂回设置,其出风口端折弯成半圆形后垂直对着所述输送网带上表面;
所述上路风道的出风口均匀布置于所述上路风道的出风口端;
在所述的输送网带下部位于机架边侧设有多个漏绒孔,漏绒孔下沿连接收纳袋。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当织物通过紧布器导辊进入下路风道后,由于下路风道为软材质的风道,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织物在下路风道内呈边前进边抖动状态,粘附在织物上的残余绒毛被抖动下来,伴随着织物在风力吹送下通过下路风道的出口落在输送网带上,同时正对于输送网带上部的来自上路风道的风,通过均匀分布的多个出口吹向输送网带上的织物,进一步将织物表面上残余绒毛吹向机架边侧的漏绒孔,使织物表面清理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发明包括紧布器导辊1和输送网带5,还包括风机2、风道;风机2进风口处设有滤网3,风机2的出风口与风道相通;风道分上、下两路,下路风道4为软材质风道,在风力的作用下可以呈波浪状抖动,下路风道4迂回设置,其出风口端折弯成半圆形后垂直对着输送网带5上表面,上路风道6的出风口端均匀布置有出风口7,垂直正对于输送网带5的上表面;紧布器导辊1位于风机2出风口端前部,在输送网带5下部位于机架边侧设有多个漏绒孔8,漏绒孔8下沿连接收纳袋。另外风机进风口处设有滤网3有助于过滤掉细碎绒毛,防止风机堵塞影响正常工作。
当织物通过紧布器导辊1进入下路风道4后,由于下路风道4为波形风道,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织物在下路风道4内呈边前进边抖动状态,粘附在织物上的残余绒毛被抖动下来,伴随着织物在风力吹送下通过下路风道4的出风口落在输送网带5上,同时正对于输送网带5上部的来自上路风道6的风,通过均匀分布的多个出风口7吹向输送网带5上的织物,进一步将织物表面上残余绒毛吹向机架边侧的漏绒孔8,使织物表面清理干净,漏绒孔8下沿连接收纳袋可收集残余绒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鹏程植绒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鹏程植绒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9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