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湿纸巾袋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7879.3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牛学田;丁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奉佳塑胶印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7/12;B65D30/0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19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纸巾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湿纸巾袋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湿纸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日常用品,其存放的包装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袋体1、周边通过易开痕与袋体连接的易开口3,在袋体上粘接有表面积大于易开口的撕开片。使用时,人们拉住撕开片的一端,向上拉起,由于撕开片与易开口之间粘接,所以易开口一通拉起,此时人们可从袋体内拿出湿纸巾使用。
现有的袋体由复合膜制成,该复合膜如图2所示,包括表层和底层,表层通过胶层与底层固定,该复合膜的加工过程是:表层首先经过组合式凹版印刷机印刷各种图案,然后在复合机内与底层通过胶层复合在一起,再经过熟化工艺处理,最后经分割机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料卷后制得成品。如图3所示,成品的结构是:复合膜8缠绕在中心轴7上,这样便于复合膜的存放和运输。
上述袋体和复合膜存在两个问题,1.袋体上的易开口撕开后,其周边的复合膜浸泡在保持湿纸巾湿度的液体内,使用现有材料的胶层时,复合膜的表层和底层易脱开,导致液体渗入袋体内,可能导致袋体的损坏,最终导致湿纸巾无法使用。2.复合膜加工好后缠绕在中心轴上,成品运输到湿纸巾生产厂家使用时,复合膜在后续加工时会出现弯曲(如图4所示),严重时甚至出现40°的弧度,既不利于袋体的生产,而且人们使用时,一旦撕开易开口,该易开口会向袋体内弯曲,导致人们不方便拿出湿纸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不开裂、平整的一种畜禽肠道缓释驱虫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湿纸巾袋复合膜,包括表层和底层,表层的底面和底层的上表面通过一胶层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使用快干型聚氨脂多元醇胶粘剂。
而且,所述快干型聚氨脂多元醇胶粘剂的粘度为6800~7200mPa.s/25℃。
而且,所述表层和底层复合后的剥离力为70N/cm2。
而且,所述表层、底层分别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属线型饱和聚酯树脂、聚乙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湿纸巾袋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表层通过组合式凹版印刷机印刷图案,(2)印刷好的表层在复合机内与底层通过胶层复合制得复合膜,(3)将复合膜放入熟化室内进行熟化处理,(4)熟化后的产物经分割机切割后制得成品;
所述步骤(2)中的胶层使用快干型聚氨脂多元醇胶粘剂,该快干型聚氨脂多元醇胶粘剂的粘度为6800~7200mPa.s/25℃,表层和底层复合后的剥离力为70N/cm2;
所述步骤(3)中的熟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复合膜放入熟化室内进行第一次熟化,熟化室采用地面加热的形式,室内温度为48~52℃,熟化235~245分钟;
②将第一次熟化后的复合膜取出放置在常温下自然冷却;
③再将复合膜放入熟化室内进行第二次熟化,室内温度为48~52℃,熟化1170~1230分钟;
④将第二次熟化后的复合膜取出放置在常温下自然冷却即完成了熟化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中,复合膜的表层和底层之间通过快干型聚氨脂多元醇胶粘剂作为胶层,使表层和底层紧密粘接,在制成袋体后,不会因为湿纸巾保湿液体的浸泡而脱层,保证了湿纸巾包装袋的完整,而且带有该胶层的复合膜经特殊的熟化处理后,制得的成品虽然也缠绕在中轴上,但生产厂家使用时,复合膜自然恢复成平面,不会像传统复合膜出现弯曲的现象,方便了后续工艺的加工,保证了人们正常、便捷实用湿纸巾。
附图说明
图1是湿纸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复合膜的横截面;
图3是复合膜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传统复合膜使用时的弯曲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奉佳塑胶印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奉佳塑胶印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