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内藏折叠式数据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7747.0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6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周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芃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52;H01R13/7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内藏 折叠式 数据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数据连接器,该连接器主要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与个人电脑之间数据的连接,并可以使用该连接器通过带有供电的USB端口给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收起时,端子藏入内部,与外壳形成规则形状,便于收纳、携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据连接器是由两头的端子和中间的数据连线组成,端子外露,容易接触灰尘、氧化物,或与其他物体直接接触,造成损伤,数据线容易混乱缠绕,不可收成规则形状,不便于收纳、携带。本发明可以将数据连接器折叠收起,端子可藏入内部,与外壳形成规则形状,且数据连线不会产生打结缠绕,为使用者带来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成规则形状便于携带的数据连接器,该连接器包含有端子、数据连线、外壳、收线装置。
使用时,将两端端子从连接器中抽出,内部的收线装置因受拉力而释放一定距离的连接线,以便将端子抽出。分别将两端插入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以完成使用功能。
收起时,将端子插入连接器中,内部的收线装置可自动将多余的线收紧,使外形规则整齐,并且可以起到一定的紧固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将数据连接器两端的端子收入外壳中,从而减少灰尘、接触氧化物或其它物体碰撞对端子造成的损伤,同时也可使连接器外形获得整洁美观的效果。收线装置可以将因插拔端子而需要的一定距离的连线收起或放出,达到便利使用的效果。
下面的描述是本发明附图所支持的非限定性的生产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分解图。
图2A显示根据本发明连接器折叠示意图。
图2B显示根据本发明连接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A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收线装置在连接器折叠时的状态。
图3B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收线装置在连接器打开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折叠式数据连接器是以上部端子底壳11、连接器中部底壳12、下部端子底壳13,以及上部端子面壳41、连接器中部面壳42、下部端子面壳43形成的容器,容器内部包括一个双向弹簧20、上部端子31、下部端子32、连接线33组成,其中连接线33采用扁形线材,可以在34中看到。
从图2A中可以看到,当连接器折叠收起时,两侧端子收入容器,与外壳形成规则的方块形态,没有多余连线缠绕。
从图2B中可以看到,当连接器打开使用时,可像普通连接器一样,将端子插入两端设备,以达到使用功能。
从图3A中可以看到,连接起收起时,双向弹簧是处于收紧状态51,此时,多余的线被收入容器。
从图3B中可以看到,当打开上方端子时61,由于受到拉力,双向弹簧右侧会释放一定距离的连线62,从而使上方端子可以拔出插槽。同样,当打开下方端子时63,由于受到拉力,双向弹簧左侧会释放一定距离的连线64,从而使下方端子可以拔出插槽。
不采用本发明时,数据连接器的端子外露,易污损,连线需要缠绕收起,对打开收起都造成不便,而且容易打结,经常缠绕也容易造成连线内芯折断。采用本发明后,端子可藏入连接器内部,加强了对端子的保护,连接器收起时形成规则形状,连线也不会打结缠绕,为使用者收纳携带带来便利。
对于不同的使用需求,本发明可以进行灵活的改进。例如:可将外形改为不同的美观的形状。可以将端子数量增加,以达到可对多种接口设备连接的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上述的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仅是用来解释本发明,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技术范围内,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的变形、修改或者是替换都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芃,未经周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