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07626.6 | 申请日: | 201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0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娟;高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9;H01M10/5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与铅酸电池及镍氢电池等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保功能好等诸多优点,但锂离子动力电池存在电池内部散热差的问题。由于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为有机电解液,电解液的闪点和沸点都很低,在较低温度下就易分解;而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散热差,电池内部温度很容易上升到电解液的闪点和沸点,从而导致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分解。电解质在电池内部分解以后,将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最终导致电池爆炸,使得锂离子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而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般都是用于电动车领域,由于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体积大、容量大,整车运行所需的动力电池数量多,因而电池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及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内部散热性能好,进而能够保证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及安全性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部封装有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及电解质;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及负极片之间;所述电解质充分浸润所述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在所述正极片及负极片上设有散热结构。
所述散热结构为设于所述正极片及负极片上的散热孔。
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及负极片的中心位置。
所述正极片及负极片上的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散热孔的面积为所述正极片及负极片面积的百分之一。
所述散热孔为通孔,所述散热孔可为圆形、矩形及一切能达到效果的形状,为保证加工工艺性要求,所述散热孔为圆形。
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为方型叠片式动力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通过在正极片及负极片上设置散热结构,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的散热性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电池内部热量能够有效散发,电池内部温度有效降低并能低于电解质的闪点和沸点,能防止电解质分解,解决电池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而保证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安全性能。同时,所述散热结构的工艺简单,能够保持原有电池生产工艺不变,只是在极片上做微小改动,简单易操作,且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正极片,2、负极片,3、散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部封装有正极片1、负极片2、隔膜及电解质;隔膜设置于正极片1及负极片2之间;电解质充分浸润正极片1、负极片2及隔膜;在正极片1及负极片2上设有散热结构3。
通过设置于正极片1及负极片2上的散热结构3的作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的散热性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电池内部热量能够均匀散发,电池内部温度有效降低并能低于电解质的闪点和沸点,能防止电解质分解,解决电池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安全性能。
散热结构3为设置于正极片1及负极片2上的散热孔;这样只要保持电池原有工艺不变,只是在极片上做微小改动即可,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且散热效果好。
由于电池充放电时电池内部中心的电流密度较大,且距离壳体最远,最不容易散热,故电池内部中心温度最高,为加强所述散热结构的作用,保证散热效果,将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正极片1及负极片2的中心位置;这样在电池充放电时,在正极片1及负极片2的中心不发生脱嵌锂的反应,正极片1及负极片2的中心将不产生热量,避免了电池内部最高温度点的产生,电池中心部位的温度积聚将有效降低,同时有利于电池内部其他部位的热量散发,整个电池的内部温度将有所降低,散热孔即达到了散热效果。为进一步保证组装成的电芯或电池的中间位置没有脱嵌锂的反应发生,在组装电池时将正极片1及负极片2上的散热孔的位置相对应,即正极片1与负极片2在叠片时极片上的散热孔都上下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头戴显示屏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