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阻塞的光片上网络结构及其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7616.2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顾华玺;白露莹;杨银堂;岳鹏;余晓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H04Q11/00;H04L12/5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塞 光片上 网络 结构 及其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光片上网络(Optical Network-on-Chip)通信技术领域中无阻塞的光片上网络结构及其通信方法。本发明 的光片上网络网络结构可用于光片上网络处理器核之间的光互连;通信方法可用于设 置光片上网络处理器核之间如何通信。
背景技术
在光片上网络中,因为存储光信息比较困难,所以一般采用光电混合光片上网络 实现处理器核之间的通信,光电混合光片上网络中一般使用无阻塞的光路由器结构, 实现光信息在光路由器中的无阻塞传输,缓解光信息传输在网络中的阻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提出的专利申请“基于区域的光电双层片上网络系统及路由算 法(申请日:2010年7月6日,申请号:201010220582.6,公开号:101917333A)中公 开了一种光电双层片上网络结构及其路由算法,来缓解光片上网络的阻塞问题。该方 法的实施方式是:当源处理器核和目的处理器核处于同一区域时,数据信息采用电分 组交换方式通过电交叉开关在区域内部直接传输,源处理器核和目的处理器在不同区 域时,数据信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传输,首先,数据信息传输前,电网络发送电建链 信息预约光链路,其次,数据信息通过8端口光路由器和16端口光路由器在区域之间 传输,最后,拆除光链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从电控制网络发送电建链信息预约 光链路到光信息传输完毕的这段时间内,其它处理器核尽管空闲,但是不能使用这段 已被预约的光链路,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低,信息等待时延较长,加剧了网络中的阻塞 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光片上网络的整体性能;网络中使用的光路由器结构使用的 微环谐振器和波导多,结构复杂,光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比较大。
Huaxi Gu等人在文章“A Novel Optical Mesh Network-on-Chip for Gigascale Systems-on-Chip”(the 9th of the biennial IEEE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Circuits and Systems,2008)中提出一种适用于mesh光片上网络的无阻塞光路由器结构,以解决光 路由器中的阻塞问题,并改进光路由器的性能。改进的无阻塞光路由器结构由12个微 环谐振器和6根光波导组成,可以实现光路由器在X-Y维序路由算法下不同输入端口到 不同输出端口的无阻塞通信。该结构的不足之处是:第一,光路由器整体结构中的波 导交叉点多,结构复杂,光路由器的插入损耗比较大,致使光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消 耗的能量比较大;第二,因为光路由器结构中使用单波长,所以,当有多个输入端口 同时竞争同一输出端口时,只能实现一个输入端口到一个输出端口的通信,光路由器 的带宽低,通信时延大,吞吐量小;第三,mesh光片上网络结构由于路径多样性不佳, 缺乏一定的自适应性,网络中容易出现阻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无阻塞的光片上网络结构 及其通信方法,以解决光片上网络中的阻塞问题,实现网络中处理器核之间的无阻塞 通信,降低通信时延,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无阻塞的光片上网络结构,包括64个处理器核和64个 光路由器,64个光路由器按照从左至右,从下至上的方式均匀规则排布,组成一个8 ×8的光路由器网络;在光路由器网络中,以左下角光路由器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 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维正方向,建立二维坐标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7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