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6864.5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坂井满;石塚真介;高久和之;羽野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开门方式的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其具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绳状物等异物被电梯门夹住的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梯门装置,在该电梯门装置中,在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出入口的电梯门的关闭方向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检测绳状异物的压敏传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为了检测掉落在轿厢地板上的绳状异物,设置了将绳状异物引导到压敏传感器的铲起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9-269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2007-326699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检测到比较细的绳状异物,但是在能够卡在电梯门和轿厢前柱之间的间隙内的那样粗细的绳状异物被夹在该间隙部分时,压敏传感器可能检测不到该绳状异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被夹住的绳状异物的粗细如何均能够检测出被夹住的绳状异物的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电梯轿厢以及电梯装置中,轿厢室隔着防振橡胶设置在轿厢框架上,在对所述轿厢室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单开式的轿厢门的前端设置有压敏传感器,并且所述压敏传感器被构造成在所述轿厢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轿厢前柱与所述压敏传感器相对向,在所述轿厢门下部的前端部分和所述轿厢前柱的下部设置有铲起板,所述电梯轿厢和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轿厢前柱上设置有倾斜部分,从所述轿厢室内观察时,该倾斜部分位于所述轿厢前柱的比在所述轿厢门关闭时露出在轿厢室内部的面更靠里侧的位置上,所述轿厢门和所述轿厢前柱在电梯门开闭方向上的重合量被设定为小于所述轿厢门和所述轿厢前柱之间的间隙尺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提高单开式电梯门的绳状异物检测精度这一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电梯的整体概要的示意剖面图。
图2是从正面观察到的电梯装置的轿厢出入口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到的电梯装置的电梯门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用圆圈圈出的II部分的详细结构的俯视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有绳状异物被夹住时的状态的俯视放大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到的轿厢门5a和轿厢前柱51的抵接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从正面观察到的轿厢门5a和轿厢前柱51的下端抵接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8是图4的对应图,表示不在轿厢前柱上设置倾斜部分,并且重合量较大时的情况。
图9是图6的对应图,表示从正面观察到的轿厢门5a和轿厢前柱51的下端抵接部分。
图10是图7的对应图,表示轿厢门槛下沉后轿厢门5a的下部的间隙变大时的状态。
符号说明
1门导轨框架
2a、2b门悬吊构件
3门导轨
4轿厢门槛
5a、5b轿厢门
6、7安全靴杆
8安全靴
9a门靴
20、21门档接缝构件
20a压敏传感器
30、31铲起板
40第二铲起板
50轿厢室
51轿厢前柱
51a倾斜部分
60电梯门厅门槛
61a、61b电梯门厅门框
62a、62b电梯门厅门
100电梯装置
101升降通道
102电梯轿厢
103平衡重
104吊索
105机械室
106绳轮
107滑轮
111上部框架
112纵向框架
113下部框架
114防振橡胶
115轿厢地板
200绳状异物
HL最上层
LF最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6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