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双面精确磨削方法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06581.0 | 申请日: | 201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洪;张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F13/04 | 分类号: | B23F13/04;B23Q35/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络 蜗杆 双面 精确 磨削 方法 设备 | ||
1.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砂带(3)或抛光带按仿形法绕压模块(2)运动并以包络展成磨削原理实现包络环面蜗杆(1)齿面的双面精确磨削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磨削方法,其步骤为:
按包络环面蜗杆参数精确设计与加工压模块(2);
按磨头底面定位基准面至砂带磨头主轴中心线的高度值调整滚齿机刀架高度,将包络环面蜗杆(1)装夹于滚齿机刀架上,并保证包络环面蜗杆(1)的回转轴 与滚齿机刀架回转轴同心;以磨头的底面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心轴为定位基准将磨头固定于滚齿机工作台面上;
调节径向进给旋钮(14)使基准心轴(9)与滚齿机工作台回转轴同心;
通过倾角调节旋钮(7)和角度尺(10)将磨头主轴(6)偏转至所设计母面倾角位置,拧紧锥度锁紧装置(5)紧定螺钉(20)将磨头主轴(6)锁紧;
依据包络环面蜗杆(1)的分度圆半径及砂带磨头结构尺寸调整活动挡块(16)的位置;
将滚齿机工作台调至包络环面蜗杆理论磨齿中心距位置;调整径向进给旋钮(14)使压磨块(2)及砂带(3)与包络环面蜗杆(1)之间位于安全位置;调节磨头旋转旋钮(8),使压磨块(2)基本位于包络环面蜗杆(1)齿槽中间位置,以保证磨削过程中压模块(2)两面受力的均衡性;
开启滚齿机和磨头电机(15),电机(15)带动驱动轮(4)绕其回转轴旋转,从而带动砂带(3)产生磨削主运动,滚齿机内联运动产生磨削辅助运动和,其中为包络环面蜗杆转动的角速度,为砂带磨头转动的角速度;缓慢旋转径向进给旋钮(14)使母燕尾槽径向移动进而带动磨头主轴径向移动,产生磨削进给运动,直至当活动挡块(16)触及百分表(17)并使之归零;
继续缓慢旋转径向进给旋钮(14)进行砂带磨损补偿,通过用百分表控制径向进给量为所需补偿时磨削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的磨削方法,其有效控制齿厚步骤为:
压模块(2)在设计时按工具齿轮齿廓形状尺寸减去砂带(3)理论厚度来设计;采用配对加工方法加工压模块(2);利用铰制孔螺栓将压模块(2)固定于磨头主轴(6)上,通过磨头主轴(6)轴心线及锥度锁紧定位面进行机床装夹定位,在具有较高加工精度的加工中心或坐标磨床上加工;
通过控制压模块(2)上工具齿轮齿形分度圆位置处至磨头旋转轴的距离,进而控制理论磨削进给量;磨头主轴的轴向调整量为:
上式中——为包络环面蜗杆的工具齿轮分度圆半径;
——磨头主轴轴心线上工具齿轮轮齿分度圆至铰制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磨头主轴轴心线上铰制孔中心至锥度端定位面之间的距离;
——磨头主轴轴心线上基准心轴中心线至锥度锁紧定位面之间的距离。
4.理论磨削到位后,通过继续磨削进给来补偿砂带的磨损,其补偿进给量为:
上式中——为此时砂带的磨损厚度,即设计理论厚度与实际厚度的差值;
——为包络环面蜗杆工具齿轮分度圆法向压力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65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氧聚能立式气道燃气灶
- 下一篇:生物质地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