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捆扎机械手及其专用扣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6455.5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激扬;陈志刚 |
主分类号: | B65D63/06 | 分类号: | B65D63/06;B65B13/02;B65B1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51802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捆扎 机械手 及其 专用 扣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机装置以及捆扎用的扣件,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中对钢筋进行捆扎的钢筋捆扎机械手及其专用捆扎扣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主要使用的捆扎机是日本机以及其他厂家的仿造机,这种捆扎机在速度和捆扎效果上与人工相比有较大的优势,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同样也存在很严重的的缺陷,因为在工地上地板钢筋在捆扎之前都是贴在模板上,但现有的捆扎机在捆扎钢筋时必须要求钢筋与模板之间有一定距离,否则钳口以及扎丝无法穿过钢筋,而在工程建筑中地板钢筋的捆扎量占到了60%以上,所以现有的捆扎机普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现有捆扎机每捆扎一个节点需要扎丝长度的超过36cm,对于捆扎小尺寸的钢筋是种浪费,而扎丝用完之后的线盘回收利用率也是很低的,这两种情况间接的增加了使用成本。另外这种捆扎机的工作原理通过送丝和缠绕前后两个步骤来完成,速度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全方位对钢筋进行捆扎,尤其是对与模板没有间隙的地板钢筋也可以进行捆扎的速度更快的钢筋捆扎机械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筋捆扎机械手,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部分构成:安装于机体外端的把持捆扎扣件的把持机构,和安装于机体内部的捆扎扣件的装载机构,和将捆扎扣件从所述装载机构中推出并送入所述把持机构的捆扎扣件的送出机构,和通过动力驱动所述送出机构前后移动的动力机构,和使所述把持机构合拢、张开的连杆驱动机构。
所述捆扎扣件的送出装置,由齿轮装置、导向螺杆、螺杆连套、上下两个导杆和上下两个链式推件组成,所述齿轮装置安装与机体后端,所述导向螺杆后端连接于所述齿轮装置,前端固定在机体前端,并穿过所述螺杆连套,当所述齿轮装置带动所述导向螺杆转动时,驱动所述螺杆连套在机体内前后移动;所述导杆内设有导槽,所述上下两个链式推件与所述螺杆连套上下两端连接固定,并放置于对应导杆的导槽中,所述螺杆连套前后移动时驱动所述链式推件在所述导槽中前后移动。
所述链式推件前端由若干链节顺序枢接,最前端链节设有U型卡口。
所述装载机构为D型弹夹装置,所述弹夹的弧形端朝向所述机体的后端;所述弹夹内其内装载若干个捆扎扣件,所述弹夹内还设有将所述捆扎扣件弹出的弹簧装置;处于所述弹夹开口最外端的捆扎扣件的外凸肩部连接于上述导槽,与上述链式推件的U型卡口对接;所述装载机构可从所述机体上拆卸下来装载捆扎扣件。
所述把持机构由上下两个镰刀型的钳口组成,所述两个钳口的前端为平滑的尖端,后端用长圆孔销接在一起,所述钳口内设有导向槽,当所述钳口合拢时,所述导向槽与上述送出装置的的所述导槽相连通。
所述连杆驱动机构包括上下两个连动杆,所述连动杆前端与上述把持机构的钳口后端的折臂连接,所述连动杆后端固定于机体上,所述连动杆中部有弹簧连接。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马达、行程开关、手动开关、继电器和电池,并由导线连接而成控制电路;所述马达连接于上述送出机构的齿轮装置;所述行程开关包括主开关、反向开关和断路开关,装置在机体内部,由所述的连动杆和螺杆连套碰触控制闭合。
所述动力装置的马达还可以是气动马达,此时控制系统需做出相应改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钢筋捆扎机械手使用的没有多余的接头的、安全的捆扎扣件。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上述钢筋捆扎机械手的专用扣件,包括环形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主体两端设有可相互扣住的倒钩,所述环形主体通过所述倒钩可扣在钢筋上捆扎住钢筋,所述倒钩后端设有外凸的肩部。
钢筋捆扎机械手的电路控制原理:
在钳口张开时,与之相连的连动杆会压迫主行程开关,主行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整个电路处于断电状态。
钳口合拢时,连动杆松开主行程开关,此时电路接通。
当主行程开关闭合,手动开关接通时,直流马达正向转动,当反向行程开关闭合时,继电器线圈通电继电器吸合并自保,反向转动电路接通,直流马达反向转动。当断路行程开关断开时,反向转动电路被断开,马达停止转动。当主行程开关断开时,整个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钢筋捆扎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激扬;陈志刚,未经孙激扬;陈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6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酸盐型氧化镍矿中镁的回收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表面能够产生驻涡的机翼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